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加强“新历史”的教学与研究
1.“新历史”从时间上来说是最近的历史,即世界现代史和当代史。我国的史学传统是由每个新兴的朝代来编纂前朝的历史,于今世界历史已进入21世纪,着重研究20世纪史,特别是其后半叶历史,是时代迫切的需求,同时,既然世界史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进程,那么对新的进展怎么能不加以关注呢?所以,加强现当代史的教学与研究是当代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历史”在地域方面要写新兴国家的历史。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在20世纪涌现,并将在21世纪的历史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我们当代历史学者不重视这些正在崛起的新历史角色的演变,那就不是一个有开阔历史视野的历史学家,充其量不过是个“说书匠”而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集中在亚非拉和东欧、大洋洲等地区,对这些地区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史学领域中的弱项,新时代浪潮的冲击要求我们必须将弱项变为强项。
3.“新历史”要注重研究发达国家新近发生了的新的历史进程。例如,18世纪末兴起于西欧、19世纪遍及欧美、20世纪波及亚洲的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人类社会的空前进步,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后现代化与知识经济的兴起则是新的历史进程,它取代现代化后,使人类社会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在繁华世界的另一面,出现了诸多问题:金融危机取代经济危机,跨国公司取代垄断公司,曾作为工业化标志的汽车城底特律破产了,已取代“蓝领”的“白领”和中产阶层也走上街头开始抗议活动。这些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对后现代化的新历史进行探讨。工业现代化的历史固然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研究课题,但作为现代化历史的转型——后现代化与信息化,则是时代的新课题。特别是在对欧美历史的研究中,这些问题的探讨十分重要。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顺应新时代的要求,针对现实生活的需求去选择历史研究的课题,是我国史学改革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