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
2025年10月14日
(二)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业。世界上最早的农耕中心,有西亚、东亚和东南亚、中南美三个地区。这三个中心地区各具特色: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种植大小麦;东亚和东南亚,种植水稻,中国还种植小米;中南美的墨西哥,最早种植了玉米。
就亚欧大陆而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由黄河到长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恒河,西亚、中亚由安纳托利亚至伊朗、阿富汗,欧洲由地中海至波罗的海、由不列颠至乌克兰,还有与亚欧大陆毗连的地中海南岸,都先后成为了农耕地带。这个地带绵亘于亚欧大陆两端之间,形成一个偏南的长弧形,史学界称此长弧形地带为亚欧大陆的农耕世界。
人类最初发明农业的时候,农耕和畜牧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人类逐渐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雨量充沛、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带,逐渐走上了以农耕为主的道路,形成了农耕世界;雨量较少但草原辽阔的地带,走上了以游牧为主的道路,形成了游牧世界。在亚欧大陆上,农耕世界的地理位置基本偏南,而游牧世界基本偏北。亚欧大陆的游牧世界东起西伯利亚,经中国的东北地区,蒙古、中亚、咸海与里海以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中部,与农耕世界基本平行。两个世界之间是连绵的山脉,农耕世界的生产力发展较快,较早地诞生了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