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要想编写一本好的幼儿科学教育教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这本教材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这本教材要有一定的理论性,三是这本教材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做到这三点,教材编写组的成员中,既要有科学方面的专家(确保科学性没有问题),也要有教育方面的专家(确保教材有一定的理论高度),还要有幼儿园一线的优秀教师(确保内容的实用性)。本书的编写组正是由这三方面的人员所组成的,因此,本书在这三方面较有保证。

目前,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教材很多,有一些教材在理论方面很好,实践方面一般,科学方面问题较多。科学教育教材不科学,并非个别现象。统计表明,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达标的比例只有美国的1/8,欧洲的1/3。在创新能力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而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幼儿科学教育任重而道远,它担负着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科学的启蒙教育等任务,可谓光荣和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有一大批有较高科学素养、较强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一本好的幼儿科学教育教材是基本的条件之一。

本书是专门为高职高专(包括幼专)院校量身打造的幼儿科学教育教材,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或“幼儿科学教育”这门课程。因为专科层次的师范类高校比较注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一般课时较少,而本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较有效的方法提高幼师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本书的许多理念、思想和观点,是我们多年教学经验的提炼,相信无论是对于幼师生或幼儿教师,还是对于师范类高校的教师,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本书在编排时,除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之外,也考虑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需求。因为大部分高校“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教师都是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育等专业转岗而来,除了本专业的知识之外,往往对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得并不多。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精心编写了附录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以供教师查阅。

本书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新颖、独特、实用、科学。本书在形式上是新颖的,内容上是实用的、科学的,观念上是独特的。本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融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于一体,每一章后面的阅读材料和书后的附录,均可作为教师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书从开始到结束,内容从宏观(第一章)→中观(第二章)→微观(第三章)→实训(第六、第七章),从理论到实践,由粗到细,符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中间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为了让幼师生了解集体科学教育活动(上课)之外的一些知识。

后面的附录一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宝典,包含理、化、生、地等各科知识精要,方便师生查阅以解释实验现象。附录二和附录三则是精选的幼儿科学教育的优秀教案和小实验,对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附录四给任课教师提供了一个课时分配方案和一些教学建议,希望每个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先看一下这部分的内容。

本书编写的基本原则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案例为核心,以规范为抓手,以理论为指引,以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为目标。我们一向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本书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本书的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蔡志东和钱云祥负责编写;第二章、第五章由钱云祥负责编写(第五章附录由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颂负责编写);第三章主要由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幼儿园顾丽琴、杨霞、眭红霞负责编写,由张华(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陈颂、蔡志东和钱云祥等负责评析。第四章由金审学院熊小燕负责编写。第六章由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幼儿园李菊和眭红霞负责筛选实验,由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张旻敏、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瑜、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浦立孟、扬州职业大学丁春华等负责原理解释和拓展。第七章由蔡志东负责编写。

附录一由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蔡志东、魏军化、吴辉芳、王玉叶等负责编写。附录二由眭红霞和陈颂负责编写。附录三主要由眭红霞、李菊负责整理。附录四由蔡志东负责编写。每章后的阅读材料由蔡志东负责编写。

全书由蔡志东教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徐群副院长、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吴春明院长共同负责整体设计。具有30多年幼儿科学教育经验的徐群副院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最终确定本书的框架结构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她还审阅了本书的大部分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如全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刘占兰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张俊副教授和杨作东教授,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尹坚勤教授、周欣教授,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园长、教授级特级教师汪丽等。他们的精彩讲座和悉心指导,使编者获益匪浅,深受启发,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江苏省十多所师范类高校的二十多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班的学员。编者的许多想法正是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产生的,本书可以说是“阅古今中外,借他山之石,集众人智慧,扬独特个性”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丹阳市新区幼儿园的眭红霞和李菊两位老师,从海量的文献资料中精心挑选出了40个实验、20个典型案例。每个典型案例都亲自或由其他教师多次实践(上课),其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人感动。她们的工作得到了园长顾丽琴、副园长杨霞的大力支持,这是本书能够顺利编写的基础。此外,眭红霞、李菊以及陈颂老师还共同提供了30个优秀教案,以供学生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众多的参考文献,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因文献数量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书后的参考文献中有详细的目录。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学识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少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