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游戏教育活动实例分析与拓展

三、幼儿科学游戏教育活动实例分析与拓展

1.科学游戏实例:打电话传口令(中、大班)[4]

目的:

(1)通过该游戏,让幼儿对声音传播的现象感兴趣,并激发探究欲望。

(2)通过游戏锻炼幼儿准确听清与复述简短语言的能力,建立不仅空气能传声、固体(棉线)也能传声的概念。

准备:冰淇淋塑料小杯若干只,剪成约2米长一段的棉线(装订线最好)若干根,火柴一盒。

玩法:教师事先在每只冰淇淋塑料小杯的底部中心钻一小孔,让幼儿将棉线穿过小孔,用火柴梗将线的一端扣住。同样,再将一只塑料小杯固定在线的另一端,两只塑料小杯组成一对电话。分别由两位幼儿合作完成这对电话的安装。让幼儿用一对电话将细线绷紧,互相通话,感受细线传声的乐趣。

再将幼儿分成四组,将座位在操场上排成四路纵队,纵队之间相隔约1米。每路纵队前后两位幼儿之间的距离与电话棉线的长度相当。一、三纵队比赛通话,二、四纵队负责监听与裁判,赛毕再互换。比赛通话的两列纵队分别用“电话”从前到后拉起来。教师分别向两队前排的第一位幼儿耳语传达一句简短的语句,让他们用各自的“电话”传给后一位幼儿,就像接力比赛一样,将教师传达的“口令”一个接一个地向后传,直到最后一个幼儿将听到的话向全体幼儿及教师大声讲出来,让教师判定。

规则:参赛的第一位幼儿必须等教师喊“开始”后,才能将“电话”放在嘴边开始讲话。传话的声音不能太大,若声音被旁边监听的幼儿听到,监听的幼儿可立即喊出传话的内容,该组的通话即被判为失败。以传话的速度快且准确无误的小组为优胜。

2.谢尔曼科学游戏论的基本观点

(1)科学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科学家们所公认的、并不断努力奋斗的几个重要的规则是:

诚实;不可作弊;不随便相信别人的话——亲自操作,看看是怎么回事;根据过去的发现来改进科学游戏;尽量寻找“合乎自然”的解答;争辩必须要有依据;科学是没有秘密的;科学家们都勇于认错

(2)把科学方法用于人类生活,变成好玩的游戏:

使科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教孩子做科学式思考;帮助幼儿选择一门适合的学科深入研究;把科学变成好玩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实验;幼儿进行可续探究和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思考与练习

1.幼儿进行科学游戏教育活动有何价值?

2.实施幼儿科学游戏教育活动时应关注什么?

3.设计幼儿科学游戏教育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