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性(或六度)标准

一、六性(或六度)标准

六性(或六度)标准是:(1)条理清楚(清晰度好);(2)重点突出(精度高,能精准把握教学重点);(3)实践性强(“动作”度大,这里的“动”表示“动手做”的意思,“作”表示“合作”的意思);(4)互动性好(发散度高,即思维的发散程度或活跃程度好);(5)科学准确(准度或密度高,这里的“准”指准确,“密”表示严密,即没有科学性错误);(6)总结到位(概括度好,能高度精炼地概括教学内容)。

简单地说,六性标准是:条理性、重点性、实践性、互动性、科学性、总结性,也可用所谓的“六度”标准来衡量:清晰度、精准度、动作度、发散度、严密度、概括度。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幼儿教师最常出现的问题是:科学性和总结性做得不太好。通常,他们在实践性和互动性方面做得很好,能够让每个学生充分动手和互动,气氛也很活跃。但是,由于幼儿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问题,科学原理方面根本不讲,或讲错了,没有总结、不会总结、总结不到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导致经常出现“上课热热闹闹,下课啥都不知道,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空洞无物”现象。在条理性和重点性方面也做得一般,当然这和总结不到位有关。总结得好,条理才会更加清晰,重点才会更加突出,幼儿才会觉得学有所获,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幼师生和刚入职的幼儿教师,在六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当然,条理不清,重点不明最为突出。此外,在“层层启发,环环相扣,详略得当,难易适中”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因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上面的六性或六度标准,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并且比较笼统。下面的六个标准,主要针对教学过程,相对具体一些,而且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