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

五、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

为了保证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就必须借助于科学的评价方法。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本书主要介绍其中常用的方法:行为观察法、作品分析法、问卷调查、访谈法等。

(一)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分析,最终做出某种评价的方法。行为观察法要求在幼儿的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否则可能观察到的就是不真实的情况,最终分析出来的结果就很可能是不可靠的。同时要求观察者在事件现场即时记录幼儿行为的发生过程,行为发生的时间、次数、性质等要力求客观、真实、详尽,避免主观臆断。

在具体实践中,行为观察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行为核对法

行为核对法就是在观察之前,依据评价的内容制定一份行为核对表,将要观察的行为内容详细列在表中;实际观察中,观察者对照行为核对表将观察到的行为在相应的条目上作标记,最终依据记录结果对幼儿进行客观评价。

例如,运用行为观察法评价幼儿在科技制作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观察大班幼儿在制作不倒翁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表5-1 行为核对表

img

行为核对的观察法的优点是对观察者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按照观察的内容进行记录即可,实施起来方便易行。缺点是观察之前需要制定一份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行为核对表。核对表中的行为必须能反映想要评价的内容,而且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事件记录分析法

事件记录分析法是指观察者对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某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记录内容进行客观分析,最终做出中肯评价的方式。

事件记录分析法的优点是教师可以随时观察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从而能获得较为生动、具体、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使最终评价也更为完整、全面。不足之处就是对观察者的要求较高,要求观察者善于观察,并能及时作出详细、完整的记录。

(二)作品分析法

通过对幼儿的各种作品,如绘画、泥塑、自编故事、小制作等,分析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作品分析法的优点是幼儿资料收集比较方便;幼儿作品是幼儿发展水平的最真实的体现,因此,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但作品分析法也有其缺点:幼儿的发展情况怎么样,需要对幼儿作品准确分析才能得出,而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水准;其次,幼儿作品往往更多地反映教学的影响,而不能反映幼儿稳定的发展水平,因此,不能系统、完整地了解幼儿的科学素养发展水平。

(三)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评价者通过口头方式,直接和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来获取评价资料的一种方法。对于幼儿来说,访谈能让他们感到轻松,从而可以表露出比较真实的想法、做法。

访谈的形式多样。以评价需要采用小组访谈或个别访谈,也可以采用封闭式访谈(问题答案是限定的)或开放式访谈。

访谈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获取的资料较为生动、具体、富有个性。其缺点是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要求访谈者对访谈内容非常熟悉,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明锐的观察力,善于调节访谈的氛围;访谈所花的时间较多,费时费力;访谈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标准化。

要想通过访谈法收集到客观真实的评价资料,在使用访谈法时需注意:

(1)访谈前,要把将要访谈的内容作出详细规划,先谈什么,再谈什么,主要问题有哪些等。

(2)问题表达要清晰,不能引起歧义。

(3)访谈中问题数量要合理,不能太多,避免提出与评价内容无关的问题。

(4)通常先提出一般性问题,逐层深入。

(5)访谈时态度要亲切,让幼儿感受到轻松愉快,这样才能表露出最真实的想法。

(四)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根据调查需要,将要调查的内容列成问题提供给被调查者,让其回答,根据回答对被评价者作出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实践中,调查对象更多的是教师和家长。当然,幼儿也可以作为调查对象,但由于年龄和知识经验的限制,对幼儿的调查尽量避免文字,通常用图画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调查的数据便于进行量化和统计分析。它的缺点是缺少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沟通,获得的信息不够深入、细致;如被调查者不是很配合,获得数据往往缺乏真实性。

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真实可靠的评价资料,在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时应尽可能严格,具体注意以下事项:

(1)打消被调查者的顾虑,使其能积极主动配合,以便获取最真实的资料。为此,在前言中应该说明此调查仅做研究之用或改进教学之用等。

(2)调查内容要能完整反映调查的需要。问题不能过多,也不能少。过多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过少往往不能完整反映调查的需要。

(3)所提问题意思要明确,不能引起歧义。

(4)问题的类型要合理,通常以封闭式问题居多,便于结果处理。但要注意也需编入适量半封闭半开放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5)问题的选项要考虑周全,联系实际,尽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况。

(6)问题排列顺序通常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被调查者感兴趣的问题放前面,较为敏感的问题放后面。

(7)如果调查对象是幼儿,调查问卷应尽量避免文字,而采用图画的方式;调查中,在幼儿真正理解后再让幼儿作答。

附1 幼儿科学活动评价实例[3]

1.观察法

这是我们在科学活动时对评价幼儿活动情况的最常用的方法。例如,幼儿在做“纸花绽放”的实验的时候,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不成功的原因:有的是将纸花放反了,有的是没有轻轻放平。教师针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幼儿就能很好进行实验,实验也成功了。

2.作品分析法

例如,大四班进行测量活动时,要求幼儿将自己的测量情况用图画、数字记录下来,教师发现一个幼儿的记录单上画了一把尺子,尺子上还标明了许多数字,但数字的排列是无序的。于是,教师进行分析,幼儿记录单上出现的情况反映出两种可能:一是幼儿对尺子这种工具不够熟悉,尤其是对尺子上的刻度不清楚;二是幼儿本身对自然数列掌握不清楚。基于这种分析,教师可在下面的活动中安排适宜的材料或活动内容,来帮助幼儿解决出现的问题。

在对小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时,由于幼儿的想法和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动作来反映的,所以对幼儿的作品或拍摄幼儿行为的相片进行分析,就更能形象地说明幼儿发展的情况。

3.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教师在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和幼儿进行对话,了解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例如,在进行“沉与浮”实验的时候,教师和幼儿的谈话:

师:“除了刚才吹气改变体积的方法,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沉的东西浮起来吗?”幼1:“我想可以加点水。”幼2:“把东西弄小一点”……

师:“其实还有很多办法呢,瞧,老师还带来了盐水。”(教师示范操作,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师:“这是一瓶纯净水,这是一瓶盐水,老师这儿有一瓶沙子,我请小朋友来把这瓶沙子先放在纯净水中,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变化?”(沉入水中)师:“现在,请小朋友往纯净水中加盐水,仔细看好,有变化吗?”(浮起来了)

4.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收集幼儿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例如,中班幼儿在进行科学活动“我爱小动物”后,发放调查表,让幼儿进行自己喜爱的动物的调查,教师以此了解并促进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爱护意识。

5.档案评估法

档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兼容了多种具体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我园的幼儿成长档案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幼儿活动的实际成品,它代表了每个幼儿努力的程度与有形的成就,呈现出一段幼儿学习历史

教师可以将幼儿在科学实验时的照片、实验记录、与教师的对话等记录进幼儿的“成长档案”,就可以看出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了。

附2 如何精简评价内容?

作为幼师生来说,了解各种各样的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是需要的。本节介绍了好几种评价方法,而在评价内容方面则更多。如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方面,围绕教育的三维目标,列出了56条标准,而在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方面,则列出了29条标准。其实,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按照这几十条标准一一去评价学生和教师有较大的难度。

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用精简的“三性六项(要求)”也是可以的。

三性即“全程性、全面性、鼓励性”。全程性,也就是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全程观察幼儿的表现。全面性(或多元性)即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幼儿的表现。如有些教师特别喜欢那些活泼的、好表现、好发言的幼儿,而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喜欢安静的幼儿另眼相看,这是一种主观臆断式的评价,对幼儿是不利的。鼓励性,即评价幼儿以鼓励为主,不论实验操作情况如何,要多鼓励,但鼓励不等于幼儿有了错误也不指出,那样就变成纵容而不是鼓励了。及时指出幼儿的问题或不足,并帮助其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鼓励。这三性是评价幼儿的三个原则。下面讲讲评价幼儿的六项基本要求(标准)(适合于科学活动课):

(1)实验(动手);(2)细心(细致);(3)独立(勇气);(4)语言(表达);(5)规则(意识);(6)合作(分享)。下面做一个简要说明。

第一条,实验(动手)。幼儿科学教育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重点的教育活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或实验能力是考察的首要项目。幼儿是否每次都能很好、很迅速地完成实验,还是经常都不能按时完成实验,教师心中应该有数。

第二条,细心(细致)。这是科学研究最宝贵的品质、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得是否仔细,记录是否准确无误,做事情是否认真细致,这很重要。科学研究,说到底就是能发现前人从未发现过的东西,科学家就是那些能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东西的一类人,而要做到这一点,细心和耐心必不可少。哈勃因为细心,发现了星系的系统性红移现象和哈勃定律;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为细心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为大爆炸宇宙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是细致观察生物的结果。爱因斯坦说,他之所以能创立相对论,就是因为别人都懂什么是时间和空间,而他不懂,于是就深入细致地去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他比任何人都更懂时间和空间,相对论由此而生。耐心细致或细心观察绝不仅仅在科学领域十分重要,在其他领域也非常重要,比如破案、文学创作、美术等。

第三条,独立(勇气)。这也非常重要,有些幼儿在做实验的时候,喜欢随大流,看别人的结果是什么,自己也是什么,这不行。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非常重要。而且要有勇气把自己的观点和结果说出来。

第四条,语言(表达)。观察或实验的结果,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这也是科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第五条,规则(意识)。科学的本质就是寻找规律,或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或规则。此外,生活中也要遵循许多规则,如交通规则等。实验的时候也有规则,幼儿要能听并且按照要求去做,做到动静自如,该做实验的时候做实验,该停止的时候停止。有些幼儿只顾玩耍,不听教师的要求,导致课堂秩序非常混乱,影响了整个教学进程。因此,遵守规则的情况也是衡量幼儿参加科学教育活动情况的一个指标。

第六条,合作(分享)。能否和同伴进行很好合作,是否乐于帮助别人,完成实验或其他科学活动,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现在处于大科学时代,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集体合作研究,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空母舰等的制造,都是成千上万人集体合作研究的产物。即使在其他领域,集体合作意识也很重要。

根据上面讲的这六项标准来考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就能对幼儿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而对教师来说,考察教学情况的好坏,按照第七章讲的六性标准(条理性、重点性、实践性、互动性、科学性和总结性)和幼儿的学习状况来评价也是可行的。因此,在操作层面,评价的内容可以适当粗一些,简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