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的统整

第一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统整

《纲要》提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无独有偶,《指南》也明确提出,要注意“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实施幼儿科学教育时,不仅要关注幼儿科学教育自身,而应该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渗透和整合,从而使科学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有机联系,发挥它们的整合功能,对幼儿施加整体影响,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所谓“统整”,其核心内涵是要素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统整课程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体的形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旨在改善现有课程因学科分化而产生的隔离,以及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现象,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经验。[1]实际上,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思想早就有所论述。20世纪20年代末,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五指活动”思想,他把幼儿园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认为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后来由于受苏联“分科教学”思想的影响,幼儿园分科教学的倾向明显。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越来越多的教师和专家认识到应该将统整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活动方式运用于幼儿园课程改革实践,为幼儿提供整合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