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和种植园地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地

自然角是在各自教室创设的供幼儿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场所。一般设置在教室的一角或阳台里。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设置种植园地。在自然角或种植园地里,可以按照各年龄段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摆放或种植花草、瓜果,可以种植植物的根、茎、叶,也可以种植整株植物,还可饲养方便在室内生存和照料的各种小动物。

(一)自然角和种植园地的作用

自然角和种植园地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1.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外部特征、生命周期、生长的条件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有很多种生物,每种生物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了解这些生物的基本特点是幼儿科学学习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每一种生物也都有各自需要的生长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每一生物都有其生长发育的周期,从出生、成长、衰老直到死亡;每一生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之间相互联系。通过这些内容的观察或探究,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丰富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获得关于大自然的初步经验。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自然角和种植园地的活动中充满着各种科学探究的机会,幼儿在这里可以进行预测、观察、实验、记录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各种过程,享受探究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探究中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产生对周围自然的热爱之情。

3.掌握最基本的种植和饲养的基本方法

自然角和种植园地为幼儿种植各种植物和饲养小动物提供了场所。幼儿在观察、种植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动植物的生存条件、生长过程,掌握了种植和饲养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创设自然角和种植园地的基本要求

到目前为止,人类认识的地球上的生物有200万种左右,各地区生物的差异也很大,加上幼儿年龄不同,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等,所以自然角和种植园地的设置需要注意一些基本要求。其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环境上易于动植物生长,空间上易于幼儿进行活动

自然角和种植园地应该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以便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在空间的安排上要便于幼儿活动,不要过于拥挤,摆放高度要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和操作,方便幼儿进行适当的记录。

2.选择容易存活和生长的、美观的、不同种类的动植物

动植物的存活和生长都需要不同的条件,但有的相对易于存活,有的所需条件相对苛刻,由于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幼儿园自然角和种植园地提倡选择容易存活和生长的动植物。尽量选择美观的动植物,一来幼儿喜欢,容易引起探究的兴趣,二来也可以利用它们来美化班级,使幼儿园的环境更加美观、立体和生动。呈现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有利于幼儿认识动植物的多样性,如可以让幼儿根据叶子形状不同,对自然角或种植园地的植物进行归类摆放,然后观察、比较各种植物之间的叶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根据季节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动植物

动植物的生长有很强的季节性。自然角和种植园地要根据季节变化不断更新内容。例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可以在自然角插上几株迎春花、刚发芽的柳枝、栽种春天才会开花的各式植物,让幼儿充分体验春天的感受;到野外的池塘里捞上一些小蝌蚪带回自然角,让幼儿进行观察和了解。冬天可以插上几株腊梅,让大家体验冬天的气息。

由于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幼儿科学教育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也存在差异。例如,《指南》科学探究子领域的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中,3~4岁的要求之一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4~5岁对应的是“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5~6岁则对应的是“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同一目标,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具体要求是有差异的,自然角和种植园地在选择和使用各类动植物资源时要考虑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差异。

4.提供用具,并对自然角和种植园地进行合理管理

种植和饲养均需要一定的用具,因此,在自然角和种植园地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工具,如种植所需要的各种大小的容器、箱子,小铲子、小锄头、小筐等。合理分配各个班级、小组、个人参与管理的时间,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自然角和种植园地的开发与管理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