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她原是一名精神病学的医生,她在研究和治疗弱智儿童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她想:“如果能使这些儿童(指弱智儿童)达到正常儿童所能达到的学业水准,那么,在正常儿童的教育中一定有什么可怕的错误。”她相信把自己的方法和经验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一定会更有效,于是她就转向了正常幼儿的教育,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在那里,蒙台梭利采用了特殊的教育方法,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教育实验,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教学法传遍了全世界。今天,世界各国都有蒙台梭利幼儿园,并用她的教育思想、方法、教具进行教育。

(一)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她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幼儿有强烈探索环境和周围一切的本能,这种生命的冲动促使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并发现自我。因此,她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反对成人中心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班级统一教学,允许幼儿个别学习。她说:“我的教学法就是要培养和保护儿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始终要把幼儿需要放在第一位,发现幼儿的兴趣,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和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行为。

(二)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安静而有规律地生活;

(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地生活,精神饱满地自由活动;

(4)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

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要为幼儿创设自由的、安全的、鼓励性的心理环境,同时创设一个能够不断向他们提供科学信息、激发想象、引发探索活动的兴趣、可供操作的物质环境。

(三)教师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教师为幼儿精心设计环境和学习材料,提供必要的发展手段,保证幼儿能开展自由的学习。教师通过“全神贯注地观察”去发现幼儿巨大的个别差异,对幼儿的需要作出恰当的反应,提供必要的帮助。蒙台梭利明确指出,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正是教师才使幼儿的自由得以实现。所以,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四)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给予幼儿自由和教师对作业的组织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她说,理想的作业组织给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给了幼儿发泄能量的机会,才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满足。没有作业组织的自由将是毫无收益的。没有作业、被放任自流的幼儿将一事无成。因此她认为,教师在为幼儿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当然也要制定必要的纪律。所以,在具体的科学教育活动中,一方面要为幼儿创设自由的探究氛围,同时,也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这样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重视感觉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3~6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套教具,如用以辨别物体形状、大小、高低、长短的镶嵌板,辨别声音、音色的音筒,辨别味道、气味的瓶子,练习小肌肉活动的纽扣版等。教具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指导时机。幼儿常常自由地选择教具,并专注地和独立地反复进行自我学习。在幼儿科学教育中,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应该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注重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同时,幼儿的科学探究就是从感知觉开始的,科学学习离不开看、听、尝、触摸、闻等基本的感知觉。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无论在蒙台梭利时代还是在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对现在的幼儿科学教育也有多方面的启迪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