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1. 针对问题,通过政策分析、文献查阅、实地调研、数据统计等研究试点农地抵押制度面临障碍的根本原因。
2. 理论上,如何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三权”之间如何“分置”,相互间法律关系如何厘清,如何细化创新土地权利结构且符合法律逻辑。
3. 现实中,如何突破障碍设定规则,系统构建起国家政策所说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制度,既“放活经营权”以实现土地的交换价值,又能“保留承包权”延续土地对农民的生存保障,以及如何解决抵押权实现时抵押物处置、抵押风险的有效分散等现实问题。
(二)主要创新
1. 视角创新:从落实党和国家土地改革政策的高度,总结分析多个试点的抵押主体、客体、类型、抵押权实现、抵押物处置、失地农民安置等方面异同,论证了各试点中的农地抵押制度构建路径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并且农民的土地利益并非制度构建的首要价值取向,分析了试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农地抵押制度障碍形成的本质原因。
2. 观点创新:提出“三权分置”法律设想,并充分论证分置后“三权” 各自的性质、权能及相互间法律关系,该设计的合理性及抵押权的设定与登记、抵押权实现、抵押物处置等新观点。本书设计的“三权分置”式土地权利结构在更大程度上赋予农民在土地关系中的主体性地位,获得更多土地财产权利,既保留了基于农民身份获取土地使用价值的优势,又排除了同时因为农民身份而限制的土地交换价值。且“保留承包权,抵押经营权”的设定从根本上解决了抵押权实现后农民失地的风险。
3. 内容创新:综合分析最新法律法规和最新政策,包括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等,就突破当前试点农地抵押制度所面临的各种障碍,提出重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制度设想,并详细论述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构建规则,包括抵押主体、客体、类型、规则、抵押权的设定与登记、抵押权实现、抵押物处置等内容。特别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结构、农地抵押的客体及相关制度系统构建的研究等,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意义。
【注释】
[1]张英洪.农民权利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2]张晓娟.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规则之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9(09):17-25.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情况的总结报告[R/OL](2018-12-27)[2021-12-08]http://www.npc.gov.cn/npc/c12435/201812/2067ecc784a8437cbe 8780a32bcf48ac.shtml.
[4]谢怡.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内在价值保障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09):138-141.
[5]吴彦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保护研究[J].学理论,2013(35):128-129.
[6]郑文忠,杨开源,杨宇张,晋贤,杨磊.抵押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建设研究——以金堂县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10):31-33.
[7]韩立达,彭迎.国外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9(36).
[8]欧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问题探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3(09):54-55.
[9]张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与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12:36-51.
[10]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唐勇林,雷妍.新一轮土改暗流涌动,耕地抵押贷款试点成潮[N].南方周末,2009-5-11(13).
[12]郑文忠,杨开源,杨宇,张晋贤,杨磊.抵押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建设研究——以金堂县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10):31-33.
[13]持审慎态度的学者主张在立法中明确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和抵押,因为他们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4]高圣平.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视角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49.
[15]庞敏英,张生旭.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可行性探究[J].河北法学,2004(04):128-129.
[16]闫广宁.对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西部金融,2008(08):49-50.赵智等.农用地抵押制度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0(06):119-131.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现实考察与研究——中国十省调研报告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7]中国人民银行泉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现实约束及障碍破解[J].上海金融,2007(06):9-14.
[18]左平良.从农地抵押的多元约束机制看农地抵押立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49.
[19]黄善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实困境与理论争议[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54.
[20]王平,邱道持,李广东.农村土地抵押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0(15):449.
[21]梁结喜.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4(01):66.
[22]田虹,杨玉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问题剖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3(02):60.
[23]韦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关系主体及其权利义务的立法构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2(06):91.
[24]李红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与思考.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4(01):46.
[25]髙圣平.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的视角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48.
[26]王利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06):8.
[27]参见《昆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第2条、《铜陵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第2条、《湖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借款管理办法(试行)》第3条。另外还有成都崇州市试点、山东寿光市试点、湖北天门市试点等。
[28]马凤娟,赵红霞,孙秀芳.对我国农地产权“三权分离”相关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5(01):03-06.潘俊.新型农地产权权能论纲——基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权利体系[J].求实,2015(03):88-96.张力,郑志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再分离的法制构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01):79-92.刘敏,杨玉华,黄艳.土地政策首次明确“三权分置”能给农民带来什么实惠——透视中央农地流转意见三大突破[J].农村经营管理,2014(12):10-11.
[29]高圣平.农地金融创新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0(09):28-30.
[30]例如山东枣庄市试点。
[31]唐薇,吴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瓶颈”与制度创新[J].河北法学,2012(02):67.
[32]施晓琳.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特征的金融制度[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24.
[33]参见《昆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行)》第12条、《铜陵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第11条、《湖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借款管理办法(试行)》第3条。
[34]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5]曹诗权,朱广新.农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建构的基础与思路[J].法商研究,2001(03):3-11.
[36]田虹,杨玉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问题剖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3(02):60.
[37]刘贵珍.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建议[J].青海金融,2009(01):31.
[38]宋慧英,李数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06):67-68.
[39]房绍坤.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构建[J].法学家,2014(02):47.高圣平.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及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4(08):164.
[40]钟太洋,徐忠国,葛吉琦.浅议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10):20-23.
[41]胡晓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南都学坛,2014(06):87.
[42]参见2014年11月20日《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43]孙晋夫.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融资创新实践[J].银行家,2014(03):108.
[44]王燕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制环境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15):218.
[45]田虹,杨玉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问题剖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3(02):59.
[46]例如自2008年开始,山东枣庄市尝试把耕地使用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单独分离出来,向农户颁发“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其确权模式为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归合作社。参见孙晋夫.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融资创新实践[J].银行家,2014(03):108.
[47]蒋蔚.三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启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33.
[48]赵建森.农地流转中政府的行为现状考察及角色定位[J].农业经济,2015(01):21-23.
[49]2014年1月,成都市温江区一家红花紫薇花木专业合作社与当地三联担保公司、成都银行分别签订担保合同与借款合同,122.53亩的农村土地经营权获得62万元的融资贷款。其价值评估由房地产估价公司牵头,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如金融办、统筹委、农发局),以及担保公司、银行和农村基层干部、农户代表等,共同对土地的经营权价值进行评估。
[50]王平达.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反向抵押: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视角[J].河北法学,2011(01):148-155.
[51]苏慧,黄朝禧.禁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不合理性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01):115.
[52]张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与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12:103-104.
[53]李红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与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46.
[54]姜杰凡,孙媛萌.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新途径及法律实现——基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反向抵押[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77-83.
[55]桂泽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探析——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J].甘肃金融,2013(08):12.
[56]王平,邱道持,李广东.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土地抵押贷款需求探讨——以重庆市开县农户调查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02):77.
[5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情况的总结报告[R].2018-12-23.
[58]惠献波.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高陵模式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01):66-70.
[59]蒋蔚.三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启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30-34.
[60]郑文忠,杨开源,杨宇张,晋贤,杨磊.抵押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建设研究——以金堂县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10):31-33.
[61]德国农地融资制度涉及的法律法规中最主要的就是《德意志农业地产抵押银行法》《德国民法典》《德国担保法》等。刘杨.我国农地融资现状及发展趋势——兼评美国、德国农地融资模式[J].理论界,2012(11):48.
[62]Quintin Johnstone.Land Transfers:Process and Processors[C].Val.U.L.Rev.493,494,1988:22.
[63]李凤章.美国印第安部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述评及启示[J].法商研究,2011(04):119-126.
[64]贾洪文,颜咏华,徐灵通,谢直峰.境外农地抵押贷款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29.
[65]Benjamin W.James.Expanding the gap:How the rural property system exacerbates China’s urban-rural gap[M].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Spring 2007.
[66]DANG T D.Post-1975 land reform in southern Vietnam:How local actions and responses affected national land policy[J].Journal of Vietnamese Studies,2010,5(3):72-105.
[67]HA T V.The linkage between land reform and land use changes:A case of Vietnam[J].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1,2(3):88-96.
[68]惠献波.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及经验借鉴[J].南方金融,2013(04):57-61.
[69]谢怡.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内在价值保障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09):138-141.
[70]王莉婷,卿瑾涵,王翘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报告——以常熟辛庄镇为例[J].民风,2013(04):12-13.陈晋丽,于丽红,兰庆高.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385个农户的调查[J].广东农业科学,2014(07):214-227.刘盈,申彩霞.农村土地抵押融资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开县、忠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09):19-22.
[71]本书作者在前期研究成果中采用的是学界常用的“三权分离”表述方式,为与国家有关文件政策一致,故而本书采用“三权分置”表述方式,特此说明。沈思言,徐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国内文献综述——以农民权益保护为中心[J].河北法学,2015(10):2-13.沈思言.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