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该如何运动?
夏季人体基础代谢率增加,运动能更有效地减肥降脂,有助于增强身体耐热能力。夏季运动对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多个器官有促进和改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夏季运动还能锻炼意志力,改善情绪。因此,“夏练三伏”是十分有益的。
(1)穿衣:浅色衣服反光好,能减少热量吸收。因此夏季室外运动时,宜穿浅色、宽敞和透气性好的运动服。室内运动时可穿深色衣物,帮助身体更快散发出热量。
(2)时间:夏季上午10时前或傍晚比较凉快时锻炼相对安全。
(3)强度: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建议选择游泳或强度相对较低、节奏较缓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散步等。
(4)场所:夏季尽量避免室外运动,多选择适当的室内运动,能降低中暑概率,游泳是不错的选择之一。但要注意运动场馆内的通风、湿度与温度、运动中的身体反应等,及时调整。
(5)补水:运动前应补足水,运动中宜少量、多次不断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如运动负荷大,除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外,还要补充适量糖,预防肌肉痉挛。此时可优先选择饮用运动饮料。
(6)降温:运动后不宜使用猛吹空调、冷水冲头、大量喝冰水等“快速降温”法。建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适当休息,喝点凉饮料,让身体逐步恢复到平静状态。
(7)运动后四不能:①不能马上大量喝水,要“多次少饮”补充一些淡盐水;②不能马上休息,要循序渐进;③不能马上洗澡,把汗液擦干后再冲凉;④不能马上吃饭,适当调整后再吃饭。
(8)注意避免中暑:夏季运动要随时观察机体反应,如有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并休息,运动后可适当延长休息时间,保证功能恢复。耐热能力较差、患有疾病的人不宜在热环境中过度运动。
(9)注意救治中暑患者:将中暑的患者转移到附近通风阴凉处,平躺后解开衣服扣子。用冷毛巾敷在患者额头,还可以用冰水或冷水擦拭患者全身,然后用扇子吹风以加速散热。若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小苏打的清凉饮料。若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如患者中暑病情较重,应用担架将患者转移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