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调适有哪些好方法?
(1)自我积极心理调适:首先是进行认知分析,自己记录下具体的主要的适应不良性认知,并详细罗列支持和反对这些认识的理由。常采取“划界”和“归因”两种程序。划界,是患者学会分清主观想象和客观现实的界线,如“觉得自己不好”并不等于“自己是个坏人”。归因,则为分清因果关系,不把周围环境中发生的无关紧要的现象往自己身上牵扯,减少责怪自己的因素。然后进行自我积极心理鼓励,如“庆幸拥有、等待时间、天无绝人之路”等。一旦改变自己的想法,形成较为正确的适应性认知时,即予反馈性强化,逐步让自己安心生活。
(2)心理稳定化技术:“蝴蝶拍”是一种心理稳定化技术,能增加我们的安全感和积极感受。“蝴蝶拍”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①双臂在胸前交叉,双手轮流轻拍自己的臂膀,速度要慢,左一下、右一下为一轮,4~6轮为一组;②停下来,深吸一口气,询问感觉如何;③如果好的感受不断增加,可以继续下一组蝴蝶拍(图4-1)。在进行蝴蝶拍的时候速度要慢,就好像孩提时期母亲安慰孩子一样,轻而缓慢。通过这个动作,我们可以安慰自己。
图4-1 蝴蝶拍
(3)压力管理:锻炼是用于压力管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运动能使肌肉在一张一弛的条件下逐渐放松,有利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运动锻炼过程可使人产生欣快和镇定感;可消除疲劳,使人心情舒畅,具有娱乐性,同时还可增强体质,使人产生成就感。可以每天进行锻炼,每次以连续锻炼30分钟,达到最高心率的60%~75%为宜。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运动形式:
1)散步运动:散步运动是指闲散、从容地行走。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每天遛个早,保健又防老”等。散步应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宜缓不宜急,应顺其自然,以身体发热、稍微出汗为宜。
2)慢跑运动:慢跑又称健身跑,跑步时全身肌肉放松,两手微微握拳,上身略向前倾,上臂与前臂成直角,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两脚落地要轻,呼吸深长而均匀,并配合步伐节奏。同样慢跑运动也应循序渐进,以全身感到微热而不感到疲劳为宜。
3)太极拳:太极拳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练习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它是一项温和的全身运动,对身体各方面都有益处,并适合年老体弱和病情较轻的患者练习,强弱均可,老少皆宜。
(4)放松训练:
1)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把你的双手轻轻地放在腹腔神经丛(肋骨与腹部的分界点)部位做腹式呼吸。当你做了几分钟的腹式呼吸时,身体会变得舒适,并且开始放松;想象能量随着每一次吸气涌入你的肺部,并且立刻储存在腹腔神经丛里;想象这个能量随着每一次呼气,流向你体内的所有部位;在大脑里描绘一下能量流动的过程。每天至少连续练习5~10分钟。
2)渐进放松训练:把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体上,进行吸气—呼气。内心默念:左手沉,右手沉,手脚沉重感;左手暖,右手暖,手脚温暖感;心儿在缓缓跳动;呼吸通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