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情志养生
情志,又称情感、情绪,是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也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正常生理反应。我们的心理活动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情志养生,就是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或排解,以免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引起疾病,或者加重病情。
(1)人们应正确对待七情六欲的产生,知道各种情感的波动是正常的人性表现,是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的集中反映,合理限度的情绪波动不仅不会危害健康,反而有利于平衡身心健康。
(2)应当认识到七情六欲对于身体生理状态是有影响的。一旦情绪波动超越了身体耐受范围,就很容易导致疾病。如突如其来的大悲或大喜、过分惊恐,或长时间的思虑忧愁、悲伤不止,就很容易损及脏腑而引起身体功能紊乱。过于愤怒则容易损害肝脏,表现为胸胁、两乳或小腹等部位的胀痛不适,女子可能有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如若大怒,很有可能导致失眠头痛、面红目赤,甚则吐血、呕血,乃至中风昏厥,女性还会月经量过多甚则崩漏不止。而过于兴奋、喜悦则容易损伤心脏,本身作为一种积极情绪,经常感到喜悦有益于健康,若太过兴奋、大笑不止,则很可能会导致心气涣散而出现精神恍惚、心慌心悸、失眠,甚至嬉笑不休、神志异常、狂躁好动等症状。过分思虑则会影响脾胃健康,忧思使人们感到抑郁、苦闷而出现不思饮食、头晕目眩、脘腹胀闷、大便稀溏等症状。过于悲伤则对肺会造成损伤,悲伤而时常哭泣不已,则很容易导致呼吸气短、胸闷懒言、倦怠乏力等现象,意志消沉、悲观忧愁的心理状态还很容易导致心里绝望而走向极端。而惊恐的情绪则很有可能损害肾的相关功能,突受惊吓,会有二便失禁甚至遗精的现象发生;而长期处于恐惧之中,则会导致心神不宁、夜不能寐、胸腹满胀甚则精神错乱。
(3)认识到不良的过度情绪对人体的危害,就应当适当地学会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从而维护身心健康。除了平时刻意地维护良好心态之外,排解、疏导情绪有以下方法:
1)运动怡情:强调通过积极参加集体锻炼活动从而使得气血流畅、舒筋活络而精神焕发、心旷神怡,有利于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通过肌肉运动缓解精神紧张,通过体力劳动还能起到安眠、静神的作用。可以采取的方式如外出旅游、户外散步、打球、爬山、传统保健运动等,以有交流、有组织的集体运动为宜。
2)音乐怡情:医学研究表明,音乐的旋律、节奏、音量、音调等能与人体生理活动产生共振,刺激相应器官发生兴奋或抑制,使人产生愉悦感、消除不良情绪。精神紧张、焦躁难安时可听轻音乐;孤独寂寞时可以听节奏明快的音乐;失落沮丧时则可以听激昂、雄壮的音乐;等等。
3)爱好怡情:培养一个能够长期坚持的兴趣爱好是排解情绪、疏导压力的最好途径。轻歌曼舞、读书吟诗、种花垂钓、琴棋书画都可以选择一项长期坚持,能修身养性、怡情易性,长期坚持会收到身心上不可思议的进步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