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

9.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由低到高,还要量力而行,因人而异。应根据自身年龄、身体情况、爱好和环境条件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时间。同时还需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合理的运动频率建议每周3~7次。如果每次的运动量较大,可间隔一两天,但不要间隔超过3天。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且身体允许,则每天坚持运动最为理想。宜在早餐和晚餐后一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高,不易发生低血糖。而餐后立刻运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建议每次运动的时间为30~60分钟。

有氧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最科学和有效的运动方式,能提高心肺功能,使全身组织器官均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给,包括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

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是影响情绪及运动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还要选择合适的运动环境,如公园、草地等,避免不合适的运动环境,如雾天、雨天、有大量粉尘飘浮的建筑工地等。

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监测心率是把握运动强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如果运动时心率=170—年龄,就意味着已经达到了适宜的运动强度。

若运动时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在运动即将结束时,建议再做5~10分钟的恢复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应仔细检查双脚,若发现红肿、青紫、水疱、血疱、感染等,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