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适取中脘
2025年11月01日
13.肠胃不适取中脘
中脘穴为任脉穴位,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即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因位于胃脘部,上、下脘之间而得名,又称胃脘、太仓、中管、上纪。(附图2-13)
附图2-13 中脘穴定位
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六腑皆禀于胃,故为腑之会穴,可治一切腑病,尤以疏利中焦气机,治脾胃疾患为先。现代研究也发现针刺中脘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艾灸中脘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手太阴脉“还循胃口”,足阳明脉“下膈属胃络脾”,手太阳脉“抵胃属小肠”,足太阴脉“属脾络胃”,该穴又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与任脉之交会穴,故胃与脾、肺、心、大小肠等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临床常用该穴治疗以下疾病:脾胃病证如胃痛、腹胀、呕吐、吐血、肠鸣、泄泻、纳呆、吞酸、呃逆、食积不化、疳积等;肝胆病证如黄疸、呃逆、吞酸等;神志病证如癫狂、产后血晕、晕厥、失眠、脏躁、尸厥等;另可应用治疗虚劳、哮喘、惊悸、水肿等。
中脘穴还具有美容、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我们常取中脘穴治疗眼袋及睑肿,这是因为足阳明胃经起始于眼睛下方的承泣穴,故经常按摩中脘穴可促进人体气血化生,脸色红润,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