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与疼痛治疗》简介
《麻醉复苏与疼痛治疗》这本书是由.刘迎春主编创作的,《麻醉复苏与疼痛治疗》共有133章节
1
前言
医学科技的发展,促进了麻醉学基础、麻醉药物、麻醉方法的进步,各类新型麻醉药物、麻醉方法、麻醉技术及相关器械等发展迅速,这同时要求麻醉科医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及丰富...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第一节 麻醉前访视与检查 一、病史复习 二、全身状况 三、精神状态 四、器官功能 五、体检复查 六、手术情况 第二节...
3
第一章 麻醉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所有麻醉药和麻醉方法都可影响患者生理状态的稳定性;手术创伤和失血可使患者生理功能处于应激状态;外科疾病与并存的内科疾病又有各自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这些因素都将造...
4
第一节 麻醉前访视与检查
麻醉医师应在麻醉前1~3d内访视患者,目的在于:获得有关病史、体检和精神状态的资料;指导患者熟悉有关的麻醉问题,解决其焦虑心理;与外科医师和患者之间取得一致的处...
5
一、病史复习
访视前首先要详细复习全部住院病历记录,然后有目的地询问患者有关麻醉的病史。着重了解如下情况:①个人史:包括劳动能力,能否胜任较重的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是否心慌气...
6
二、全身状况
通过视诊观察患者有无发育不全、营养障碍、贫血、脱水、浮肿、发绀、发热、消瘦或过度肥胖,并了解近期内的体重变化。成人标准体重(kg)可按身高(cm)减100粗略计...
7
三、精神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紧张和焦虑,估计其合作程度。征询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何顾虑和具体要求,酌情进行解释和安慰。有明显精神症状者,应请精神科医师确诊并治疗。...
8
四、器官功能
麻醉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脑等生命器官功能状况,仔细复习查体记录,注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血、尿、粪、出凝血时间等常规检查的结果。 体温上升常表...
9
五、体检复查
麻醉前要针对与麻醉实施有密切关系的器官和部位进行重点复查。 (一)呼吸系统 观察呼吸次数、深度、形式(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通气量大小,有无呼吸道不通畅或胸廓...
10
六、手术情况
麻醉前访视中需与手术医师交谈,了解手术意图、目的、部位、切口、切除脏器范围、手术难易程度、出血程度、手术需时长短和手术危险程度,以及是否需要专门的麻醉技术(如低...
11
第二节 病情评估分级
根据麻醉前访视结果,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联系手术麻醉的安危,进行综合分析,可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麻醉耐受力作出比较全面的估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
12
第三节 麻醉前一般准备
对麻醉耐受力良好的Ⅰ类1级患者,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在于保证手术安全性,使手术经过更顺利,术后恢复更迅速。对Ⅰ类2级患者,还应调整和维护全身情况及重要生命器官功能,...
13
一、精神状态准备
手术患者不免存在种种思想顾虑,或恐惧、紧张和焦急心理。情绪激动或彻夜失眠均可致中枢神经或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动,由此足以削弱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因此,术前必须设...
14
二、营养状况改善
营养不良致蛋白质和某些维生素不足,可明显降低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蛋白质不足常伴低血容量或贫血,耐受失血和休克的能力降低;还可伴组织水肿而降低术后抗感染能力和影响创...
15
三、适应手术后需要的训练
有关术后饮食、体位、大小便、切口疼痛或其他不适,以及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输液、吸氧、胃肠减压、胸腔引流、导尿及各种引流等情况。术前可酌情将其临床意义向患者讲明,以争...
16
四、胃肠道准备
择期手术中,除用局麻做小手术外,不论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均需常规排空胃,目的在防止术中或术后反流、呕吐,避免误吸、肺部感染或窒息等意外。胃排空时间,正常人为4~6...
17
五、膀胱的准备
患者送入手术室前应嘱其排空膀胱,以防止术中尿床和术后尿潴留,对盆腔或疝手术则有利于手术野显露和预防膀胱损伤。危重患者或复杂大手术,均需于麻醉诱导后留置导尿管,以...
18
六、口腔卫生准备
麻醉后,上呼吸道一般性细菌易被带入下呼吸道,在手术后抵抗力低下的条件下,可能引起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为此,患者住院后即应嘱患者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有松动龋齿或牙...
19
七、输液输血准备
施行中等以上的手术前,应检查患者的血型,准备一定数量的全血,做好交叉配合试验。凡有水、电解质或酸碱失衡者,术前均应常规输液,尽可能作补充和纠正。...
20
八、治疗药物的检查
病情复杂的患者,术前常已接受一系列药物治疗,麻醉前除要全面检查药物的治疗效果外,还应重点考虑某些药物与麻醉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问题,有些容易在麻醉中引起不良反...
21
九、手术前晚复查
手术前晚应对全部准备工作进行复查,如临时发现患者感冒、发热、妇女月经来潮等情况时,除非急症,手术应推迟施行。手术前晚睡前,宜给患者服用安定镇静药,以保证有充足的...
22
第四节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是指诱导前10~15min的期间,是麻醉全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于此期间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复习麻醉方案、手术方案及麻醉器械等的准备情况,应...
23
一、患者方面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对患者应考虑两方面的中心问题:①此刻患者还存在哪些特殊问题。②还需要做好哪些安全措施。 麻醉医师于诱导前接触患者时,首先需问候致意,表现关心体贴...
24
二、器械方面
麻醉诱导前应对已经备妥的器械、用具和药品等,再做一次全面检查与核对,重点项目包括如下。 (一)氧源及N2O源 检查氧、N2O筒与麻醉机氧、N2O进气口的连接,是...
25
三、手术方面
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之间要始终保持相互默契、意见统一,做到患者安全、麻醉满意和工作高效率。在麻醉诱导前即刻期,必须重点明确手术部位、切口、体位;手术者对麻醉的临时...
26
第五节 麻醉前对手术体位的考虑
为适应手术需要,常需将患者安置在各种手术体位,见表1-4。改变体位可引起地心引力(重力)对血液和脏器的影响,由此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相应改变。又因改变体...
27
一、手术体位对生理的影响
(一)对呼吸的影响 手术体位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来自地心引力和机械性干涉两方面因素。血管系中的血液和胸腹腔内的脏器(或巨大肿块、妊娠末期子宫)均可随体位的改变而产生...
28
二、手术体位的安置
(一)水平仰卧位 1.头部垫高3~5cm以保持前屈,利于放松颈部肌肉和静脉回流,对头面部或颅前窝手术尤为重要。 2.双臂伸直贴向体侧,用事先放于胸背部的横被单卷...
29
三、手术体位不当所致的并发症
因体位不当可引起生理性和解剖性两类并发症。生理性并发症一般都由于重力因素和(或)反射因素而引起,主要表现在呼吸和(或)循环功能改变。解剖性并发症一般均由压迫、牵...
30
第六节 重要器官疾病的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的危险性常因同时并存重要生命器官疾病而明显增高。统计资料指出,手术并发症和死亡,与术前并存心血管、呼吸、血液和内分泌等疾病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