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评估分级
2025年08月10日
第二节 病情评估分级
根据麻醉前访视结果,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联系手术麻醉的安危,进行综合分析,可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麻醉耐受力作出比较全面的估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1941年曾将患者的全身体格健康状况进行分级,最初分为7级,1963年又重新修正为5级,其分级标准见表1-1。第1、2级患者,其麻醉耐受力一般均良好,麻醉经过平稳。第3级患者,对接受麻醉存在一定危险,麻醉前需尽可能做好充分准备,对麻醉中和麻醉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第4、5级患者的麻醉危险性极大,充分细致的麻醉前准备更重要。ASA分级法沿用至今已数十年,对临床工作确有其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但其标准较笼统,有时在掌握其界线上可遇到问题。
表1-1 ASA病情估计分级
*如系急症,在每级数字前标注“急”或“E”字
我国根据患者对手术麻醉耐受力的临床实践经验,将患者的全身情况归纳为两类四级,详见表1-2。对第Ⅰ类患者,术前无须特殊处理,或仅作一般性准备,可接受任何类型手术和麻醉。对第Ⅱ类患者必须对营养状况、中枢神经、心血管、呼吸、血液(凝血机能)、代谢(水、电解质代谢)及肝、肾功能等做好全面的特定准备工作,方可施行麻醉和手术。必要时宜采取分期手术,即先做简单的紧急手术,例如大出血止血、窒息气管造口、坏死肠襻处置等,待全身情况得到改善后再进行根治性手术。
表1-2 手术患者全身情况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