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巴胺
2025年08月10日
三、多巴胺
1.药理特性 又称3-羟酪胺,是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直接前体,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抗休克功效。多巴胺对心、肾等血管的作用,取决于静脉滴注剂量的大小。
(1)小剂量:1~2μg/(kg·min),主要扩张肾、脑、冠脉及肠系膜血管,血流灌注增加,器官功能改善,具有排钠利尿作用。
(2)中等剂量:2~10μg/(kg·min),主要增强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增加,心率不变化,收缩压升高,肾功能仍得到改善。
(3)大剂量:快于10μg/(kg·min),主要增高外周阻力,血压上升,但肾血流反而减少,尿量显著减少,还可导致心律失常,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已失去有利作用。
2.临床应用
(1)将20~80mg多巴胺加入5%葡萄糖液100~500mL中,开始按2~5μg/(kg·min)静脉滴注,以后根据病情逐渐改变滴注剂量[最大不超过10μg/(kg·min)],适用于治疗心肌收缩力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无明显不足的低血压患者,如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
(2)大于10μg/(kg·min)的剂量,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类似,故不适用。
(3)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可将小剂量多巴胺与襻利尿药合用。
3.不良反应 偶见恶心、呕吐,剂量过大或滴速过快可致心律失常。注入血管外可致局部皮肤坏死,需局部浸润酚妥拉明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