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肾脏病

四、肾脏病

麻醉药的抑制,手术创伤和失血、低血压、输血反应和脱水等因素,都可导致肾血流减少,并产生某些肾毒性物质,由此可引起暂时性肾功能减退。大量使用某些抗生素、大面积烧伤、创伤或并发败血症时,均足以导致肾功能损害。如果原先已存在肾病,则损害将更显著,甚至出现少尿、尿闭和尿毒症。所以,手术前必须通过各项检查,判断肾功能,衡量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采取透析治疗。

(一)各类肾病的麻醉耐受力估计

年轻患者、无肾病史及尿常规正常,可认为肾功能良好,可耐受各种手术和麻醉。老年或并存高血压、动脉硬化、严重肝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患者,容易并发肾功能不全,即使尿常规无异常,也需做肾功能检查,以估计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病患者,原则上应禁忌施行任何择期手术。近年来,由于人工肾透析治疗的开展,慢性肾功能衰竭已不再是择期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但总体而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仍差。

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性和肾小管性两类病变,此外还有肾结石病。肾小球性病变即肾炎,可发展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处于身体总水量过多而血管内血容量减少的状态,发展至末期出现尿毒症。为减轻浮肿,常使用利尿药治疗,则血容量可进一步降低。对这类患者术前准备的重点在调整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平衡,在严密监测下进行补液处理。肾小管一旦发生病变,主要症状为少尿、尿闭,机体代谢终末产物在体内潴留,最终发展为尿毒症。为彻底根治慢性尿毒症,多数需施行肾移植术,术前必须通过人工肾或腹膜透析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患慢性肾病患者常易并存其他脏器病变,均需在手术前尽可能做出正确判断和治疗。常见的并存症有:①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在肾病所致的低血容量和贫血情况下,易导致心脏做功增高而继发心力衰竭。②心包炎:严重者可致心包填塞,术前可用超声波检查确诊。③贫血:其严重程度一般与尿毒症的程度成正比。对一般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通过输血使血细胞比积升至32%以上为宜。对拟施行肾移植术患者,为保证移植肾的存活率,有的主张不应输血,有的则主张输血。④凝血机制异常:尿毒症患者常并存血小板功能异常和Ⅲ因子(组织凝血活酶)活性降低,术前需施行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等治疗,但对拟施行肾移植术的患者,则不宜施行免疫抑制。⑤代谢和内分泌机能紊乱,包括碳水化合物耐量减退、胰岛素拮抗、Ⅳ型甘油三酯过多、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高血钾和酸中毒等,同时对某些药物的排泄和药代动力学也发生改变,术前应尽可能予以调整,对麻醉药和肌松药的选择必须慎重合理。

肾结石病中,75%属草酸钙性质,术前均需用利尿药和低钙、低盐饮食治疗,故可存在低血容量问题。为预防因禁食所致的脱水,术前应作静脉补液准备。

(二)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估计

尿液分析(血、糖、蛋白)、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值、内生肌酐清除率、尿浓缩试验和酚红试验等,是临床较有价值的肾功能测定。以24h内生肌酐清除率和BUN为指标,可将肾功能损害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类(详见表1-11)。

表1-11 肾功能损害程度分类

*血尿素氮mg/dL×0.357=mmol/L

(三)麻醉前准备

保护肾功能的基本原则是维持正常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应尽可能做到以下七点:①术前补足血容量,防止因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和肾脏缺血。②避免使用缩血管药,因大多数该类药易导致肾血流量锐减,可加重肾功能损害,尤其以长时间大量使用为严重,必要时只能选用多巴胺或恢压敏(甲苯丁胺)。③保持充分尿量,术前均需静脉补液,必要时可同时并用甘露醇或呋喃苯胺酸(速尿)。④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失衡。⑤避免使用对肾脏有严重毒害的药物,如汞剂利尿药、磺胺药、抗生素、止痛药、降糖药和麻醉药等,尤其是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甲氧苯青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等对肾脏毒性最大,故禁用。某些抗生素本身无肾毒性,但复合使用则可导致肾毒性增高,例如先锋霉素单独用,无肾毒性,与庆大霉素并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⑥避免使用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如肌松药中的三碘季铵酚和氨酰胆碱,强心药中的地高辛等,否则药效延长,难以处理。⑦有尿路感染者,术前必须做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