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昏迷
手术患者偶尔可并存昏迷病情,术前对其诱因要尽可能加以鉴别和纠正,对昏迷的程度应仔细观察和正确估计。这类患者由于器官代谢功能已紊乱,任何麻醉药物的使用均可加重昏迷,对麻醉耐受性很差。从麻醉处理角度看,较常见的昏迷有以下六类:①意识消失,但存在哈欠、吞咽或舔等反射动作,提示为浅昏迷,脑干功能尚无损害。②意识消失,呼吸、瞳孔反应和眼球活动仍正常,也无定位性运动障碍体征,最可能为代谢抑制(如尿毒症、低血糖、肝昏迷、酒精中毒、低磷血症、黏液水肿和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等),或药物中毒(如麻醉性镇痛药、安定镇静药、催眠药等)所致。除非紧急手术(如内脏出血或穿孔),术前应尽可能纠正昏迷,但对尿毒症或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纠正不宜过快,否则可因尿素的反跳作用,促使水向脑组织转移,可导致脑水肿而加重昏迷程度。③昏迷伴上肢肘部呈屈曲位肌强直者,提示有双侧大脑半球功能障碍,但脑干无损害(去皮质生存体位)。④昏迷伴上肢和下肢均呈伸直位肌强直者,提示双侧上位脑干结构损害,或深部大脑半球损害。这类情况可见于脑外伤或心搏骤停复苏后脑缺氧性损伤后遗症,除非急症,禁忌择期手术。⑤昏迷伴腱反射亢进趾上翻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结构性病变,或存在尿毒症、低血糖或肝昏迷。如果昏迷伴腱反射低下
趾下蜷,也无偏瘫征象,一般提示无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性改变。⑥昏迷伴癫痫大发作,提示有深部中线性脑干或丘脑损害,或运动中枢有局灶性改变,对其诱因应力求弄清,可因戒酒、尿毒症、妊娠毒血症、脑损伤、脑新生物、产伤、药物(戊四氮、印防己毒素、美解眠、士的宁等)、高血钙、低血钙、脑血管病变或脑血管意外等引起,也可能原因不明。术前均应对其诱发疾病进行积极处理,并用治疗剂量抗惊厥药,一直用至手术日晨,对癫痫本身一般无其他特殊处理。过去认为高浓度安氟醚,特别在过度通气、低PaCO2情况下,可诱发脑电癫痫样波和强直性肌痉挛,今知安氟醚对人类并不增加癫痫的发生,可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