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四、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end-tidal CO2monitoring,ETCO2)的问世,使得无创技术监测肺功能,特别是肺的通气功能变得简便,可在床边连续定量监测肺功能,为麻醉患者等进行呼吸支持和呼吸管理提供了明确指标。

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红外线吸收技术。当红外线检测气体时,红外线的吸收率同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反应迅速,测定方便。通常根据监测点的位置不同,分为主流式监测和旁流式监测。有的厂家将二氧化碳监测同麻醉药物浓度监测设计在一起,更有厂家将呼吸力学监测也置于同一机器内,大大增加了监测机器的功能。还有价格昂贵的质谱法和应用简单但准确性还需要检验的比色法。

(一)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

正常波形一般分为4个部分,即吸气基线、呼气上升支、呼气平台和呼气下降支。

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应观察5个部分:基线,代表吸入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零,如果钠石灰失效,则基线升高;高度,代表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波形;频率,即呼吸频率;节律,可提示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

(二)呼气末二氧化碳异常波形及其临床意义

1.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降低

突然降低到0:预示情况紧急,气管导管位置变化,如连接脱落或呼吸机故障、导管堵塞、监测仪故障。

突然降低到非0:呼吸道漏气。

指数降低:生理性死腔增加或二氧化碳产生减少,原因包括失血、低血压、循环衰竭、肺栓塞和心跳骤停等。

持续低浓度:没有正常的平台,说明吸气前换气不彻底或呼出气体被新鲜气流稀释。可能原因包括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加导致小气道梗阻。

2.平台正常

平台偏低:生理死腔增加、过度通气、机器准确性较差。

平台逐渐降低:低体温、过度通气、全身麻醉、肺血容量不足、肺灌注降低。

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升高

PETCO2:逐渐升高:气道阻塞、呼吸机漏气、设置改变;二氧化碳气腹;二氧化碳产生增加,如体温过高、感染中毒综合征(SEPSIS)、恶性高热等。

PETCO2突然升高:肺循环内二氧化碳产生增加如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松开止血带、松开腹主动脉阻断钳;还有可能是取样管堵塞;如果基线同时增加,说明有二氧化碳重吸入。

4.异常波形 小的切迹——控制呼吸中出现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时肌松剂残余;冰山样曲线——肌松剂或麻醉性镇痛剂恢复期;驼峰样曲线——侧卧位引起;不规则波形——漏气。

(三)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影响因素

1.影响呼气末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有 二氧化碳产量、肺换气量、肺血流灌注以及机械故障。

2.影响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差(PETCO2)的因素 呼吸、循环、年龄、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应用。

(四)临床意义

1.ETCO 可准确地监测肺的通气功能。

2.维持正常通气。

3.确定气管导管位置,为判断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内的金标准。

4.发现呼吸机的机械故障。

5.调节呼吸机的各项通气参数以及指导呼吸机的撤除,可减少进行血气分析的次数。

6.监测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变化。

7.监测循环功能 ETCO2可监测肺泡无效通气量及肺血流量的变化。PaCO2为有血流灌注的PACO2,PETCO2为有通气的PACO2。若PETCO2低于PaCO2,Pa-ETCO2增加,或二氧化碳波形上升呈斜形,说明肺无效通气量增加和肺血流量减少。

(五)临床应用

1.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

2.机械通气中的监测。

3.休克、心力衰竭、ARDS、肺梗塞的患者。

4.心肺复苏、脑复苏期间,当ETCO2持续地水平时,在排除了过度通气之后,ETCO2逐渐低下通常表示二氧化碳产生减少,为生物学死亡即代谢减慢甚至停止的标志。

5.判断气管导管位置。

6.调节呼吸机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