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交感神经阻滞
(一)星状神经节阻滞
1.解剖 星状神经节由颈交感神经节及T1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位于第7颈椎横突与第1肋骨颈部之间,常在第7颈椎体的前外侧面。靠近星状神经节的结构尚有颈动脉鞘、椎动脉、椎体、锁骨下动脉、喉返神经、脊神经及胸膜顶。
2.操作 患者仰卧,肩下垫小枕,取头部轻度后仰。摸清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及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可触及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过此结节作一条直线平行于前正中线,线下1.5~2cm作一标记,该标记即为第7颈椎横突结节,取22G 5cm长穿刺针由该标记处垂直刺入,同时另一手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血管鞘推向外侧,进针约2.5~4.0cm直至触到骨质,退针2mm,回抽无血后注入2mm局麻药,观察有无神志改变,若无改变即可注入5~10mL局麻药。若阻滞有效,在10min内会出现Homer综合征,上臂血管扩张,偶有鼻塞。
3.适应证 其可用于各种头痛、雷诺氏病、冻伤、动静脉血栓形成、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突发性听觉障碍、视网膜动脉栓塞症等。
4.并发症 ①药物误注入血管引起毒性反应。②药液误注入蛛网膜下隙。③气胸。④膈神经阻滞。⑤喉返神经麻痹。⑥血肿。
(二)腰交感神经阻滞
1.解剖 交感神经链及交感神经节位于脊神经之前,位于椎体前外侧。腰交感神经节中第2交感神经节较为固定,位于第2腰椎水平,只要在L2水平注入少量局麻药即可阻滞支配下肢的所有交感神经节。
2.直入法
(1)定位:俯卧,腹部垫枕,使腰部稍隆起,扪清L2棘突上、下缘,由其中点作一水平线,中点旁开5cm即为穿刺点,一般位于第2,3腰椎横突。
(2)操作:取10~15cm 22G穿刺针由上述穿刺点刺入,与皮肤呈45°,直到触及横突,记录进针深度。然后退针至皮下,调整方向,使针更垂直于皮肤刺入,方向稍偏内,直至触及椎体。此时调整方向,使针稍向外刺入直到出现滑过椎体并向前方深入的感觉,即可停针。回抽无血和液体,注入试验剂量后3min,足部皮温升高3℃左右,然后注入5~10mL局麻药。
3.侧入法 为减少以上操作方法对L2脊神经根损伤可采取侧入法。取15cm 22G穿刺针由L2棘突中点旁开10cm朝向椎体刺入,触及骨质后,调整方向,稍向外刺入,直到出现滑过椎体而向前方深入的感觉,即可停针。用药方法同上。
4.适应证 其可用于治疗下肢、盆腔或下腹部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
(三)腹腔神经节阻滞
1.解剖 自T5~12的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前纤维沿自身椎体外侧下行,分组组成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各自下行至第12胸椎水平,穿膈脚入腹腔形成腹腔神经节。
2.定位 摸清第1腰椎及第12胸椎棘突并作标记,摸清第12肋,在其下缘距正中线7cm处为穿刺点。
3.操作 取22G 15cm长穿刺针自上述穿刺点刺入,针尖朝向第12胸椎下方标记点,即穿刺点与标记点连线方向,与皮肤呈45°,缓慢进针。遇到骨质感后,记下进针深度,退针至皮下,改变针与皮肤角度,由45°增大到60°,再次缓慢进针。若已达前次穿刺深度,继续进针1.5~2.0cm,滑过第1腰椎椎体到达椎体前方。回抽无血液,即可注入试验剂量,若无腰麻症状出现即注入20~25mL局麻药。由于穿刺较深,最好在X线透视下进行。阻滞完成后,容易出现血压下降,应做血压监测,并及时处理。
4.适应证 可用于鉴别上腹部疼痛来源,缓解上腹部癌症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