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氧合监测

五、氧合监测

人体的氧供需平衡可通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供(DO2)、氧耗(VO2)和血乳酸含量的测定来进行监测。

(一)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监测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是指肺小动脉内即将进行气体交换的血氧饱和度,它反映了全身组织器官代谢后静脉内血氧的情况,可反映人体的氧供需平衡情况。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决定于心排血量、动脉氧饱和度、血红蛋白以及机体的耗氧情况。引起SvO2变化的常见原因见表2-4。

表2-4 引起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变化的常见原因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最常规的方法是通过Swan-Ganz导管抽取肺动脉的血液进行血气分析。现在有一种特制的多腔导管,通过红外线的方法,直接在肺动脉内测量SvO2,插管前和运行中分别需要在体外(in vitro)和体内(in vivo)进行定标,可连续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可以通过插入较深的普通中心静脉导管(进入右心房)抽血测量,同正规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有较好的相关性。

手术中进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可有助于早期发现各种意外事件如出血、低血容量、心肌梗死、吸入氧浓度过低,也可以通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来评估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在ICU应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还可指导呼吸衰竭、ARDS和肺水肿患者的治疗。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只是反映全身的氧代谢情况。如果需要监测每一个重要器官的氧代谢,则需要在该器官的主要引流静脉内取血测量或将测量探头插入该静脉,如颈内静脉、冠状窦、肝静脉。

(二)氧供(delivery of oxygen,DO2)与氧耗(VO2)监测

利用Swan-Ganz导管技术,可很容易计算:

DO2=CO×CaO2

DO2=CO×Hb×1.34×SaO2

VO2=CO×Ca-vO2

VO2=CO×Hb×1.34×(SaO2-SvO2)

Ca-vO2为动静脉氧差,SvO2为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正常值:DO2580~700mL/(min·m2),VO2110~130mL/(min·m2)。

氧供代表心脏给外周循环输送的氧量。它受4个因素影响:血红蛋白、心排血量、动脉氧饱和度、动脉氧含量。在增加氧供的方法中,提高血红蛋白浓度是最直接的方法,但血红蛋白过高可导致血黏度增高,反而使组织灌注受到影响,一般维持Hb 100g/L,HCT 0.30左右为最佳,所以,在Hb和HCT维持在理想的状态时,增加心排血量成为增加氧供的主要途径。氧耗代表了机体对氧的总需求,在生理情况下,两者是匹配的,如在运动的情况下,氧耗增加,机体将通过增加心排血量的方法增加氧供,主要是增加心率来提高心排血量,同时可增加氧摄取率。但是,当氧供显著减少时,机体氧耗将减少,是处于乏氧状态,即“氧供依赖性氧耗”。此时,机体会出现无氧代谢来提供能量,而无氧代谢将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使得血乳酸监测成为氧代谢监测的另外一个方面。

当出现氧供依赖性氧耗时,必须进行处理。

在通常的临床实践中,监测氧供与氧耗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了解组织灌流和氧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疗效。为了提高氧供,常用的办法有:提高血红蛋白浓度,纠正贫血;纠正低氧血症,增加动脉血的氧含量;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指数;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微循环,减少组织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