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隙阻滞作用
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髓和脊神经前后根,产生阻滞作用,是脊麻的直接作用;脊麻时发生了自主神经麻痹,它所产生的生理影响,是脊麻的间接作用,分别叙述如下:
1.直接作用 脊神经后根需局麻药浓度要高于前根,脊神经根内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特别敏感,相反有髓鞘的运动神经纤维敏感性就较差,所以低浓度局麻药只能阻滞感觉冲动的传导,而只有高浓度局麻药才能阻滞运动神经纤维。
局麻药作用脊髓的途径是:①脑脊液中局麻药透过软膜直达脊髓,这种扩散是由于脑脊液-软膜-脊髓之间存在药物浓度梯度。②局麻药沿Virchow-Robin间隙穿过软膜到达脊髓的深部。③被阻滞的顺序:自主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本体感觉纤维。消退顺序则相反。④阻滞平面之间差别:一般交感神经与感觉神经阻滞平面不相同,交感神经阻滞平面比感觉神经阻滞平面高2~4个神经节段,而运动神经阻滞平面又比感觉神经阻滞平面低1~4个节段。⑤局麻药不同浓度,可阻滞不同神经纤维。如普鲁卡因浓度0.2mg/mL时,血管舒缩纤维被阻滞;达到0.3~0.5mg/mL,感觉纤维被阻滞;达到0.5~0.75mg/mL,运动纤维被阻滞(脑脊液内药物浓度)。
2.间接作用
(1)对循环的影响。对循环影响主要取决于交感神经纤维被阻滞平面高低,被阻滞平面越高,对循环影响就越大,相反被阻滞平面较低,对循环影响就较少。
(2)对呼吸的影响。脊麻对呼吸影响相对于循环影响较小,它对呼吸影响也主要取决于麻醉平面高低,平面越高影响就越大,当阻滞平面达颈部时,由于膈神经阻滞,发生呼吸停止。当麻醉平面高达使肋间肌麻痹,就可引起通气不足,而致缺氧和CO2蓄积,低位脊麻对呼吸影响很小。
(3)对胃肠道影响。系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结果,交感神经功能消失,而迷走神经功能占主导地位,所以患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胆汁反流,肠收缩增强,所以术中、术后脊麻患者可发生恶心、咽吐、肠痉挛。
(4)对肾及膀胱的影响。由于肾血管阻力不受交感神经调节,所以脊麻对肾的影响是间接的,当血压降至10.6kPa(80mm Hg)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下降,当平均动脉压低于4.7kPa(35mm Hg)时,肾小球滤过终止。膀胱受副交感神经调节,因此,当脊麻时副交感神经被阻滞,膀胱平滑肌松弛,患者发生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