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器官功能
麻醉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脑等生命器官功能状况,仔细复习查体记录,注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血、尿、粪、出凝血时间等常规检查的结果。
体温上升常表示体内存在炎症或代谢紊乱,麻醉用药剂量需慎重,一般均耐药差、氧耗量大,术中供氧需充分。体温低于正常者,表示代谢低下,情况很差,对麻醉的耐受也常不佳。
血压升高者,应在双上肢作反复多次测量血压,要明确其原因、性质和波动范围,决定术前是否需要抗高血压治疗。同时,要估计其是否累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及功能损害的程度,有无冠状动脉、主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病变,相应脏器是否出现供血不足。例如并存心肌缺血性改变时,择期手术需推迟进行;并存肾脏改变时,对麻醉药等的选择需作个别考虑。
血压过低或周围循环衰竭的休克患者,麻醉处理需极慎重。对脉搏明显不规则(次数、强弱、节律异常)者,应查心电图,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原因。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积,可反映贫血、脱水及血容量的大致情况。成人的血红蛋白低于80g/L,或高于160g/L(多因脱水所致),麻醉时易发生休克、栓塞等危险,均需于术前尽可能纠正。对年龄超过60岁者,术前应重视正常血容量性贫血的纠正。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术前血红蛋白应超过100g/L;大于3个月者,应至少达到90g/L为满意。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提示体内存在急性炎症病变,愈严重者,麻醉耐受性愈差。尿常规检查需包括每小时尿量或每日总尿量。通过尿比重可估计患者的水和电解质代谢情况;尿糖阳性,应考虑有糖尿病,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尿蛋白阳性,应考虑肾脏实质性病变;尿红、白细胞和管型阳性,应想到泌尿系统存在炎症。尿量明显减少,以至少尿、尿闭时,应考虑有严重肾功能衰竭。对尿常规检查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做血液生化检查,以判断肾功能状况。肾功能已减退的患者麻醉耐受性极差,术后易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基础代谢率可明显影响麻醉药用量和麻醉耐受性。基础代谢率高者,麻醉药用量大,氧耗量大,麻醉不易平稳;低者,麻醉药用量小,麻醉耐受差。基础代谢率可用Read公式作粗略测定。患者清晨睡醒后,在不起床、不进食的情况下,连续测试两次血压和脉搏,取其平均值,代入公式:基础代谢率(%)=0.75×每分钟脉率数+0.74×脉压-72。
对拟施复杂大手术的患者,或于常规检查中有明显异常者,或并存各种内科疾病时,尚需进一步作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功能测定。包括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心电图、心功能测定、凝血功能试验、动脉血气分析、肝功能试验、肾功能试验、基础代谢率测定及内分泌功能检查等,必要时请有关专科医师会诊,协助衡量有关器官功能状态,商讨进一步术前准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