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框架与思路

四、研究框架与思路

本书聚焦于数字化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伦理从职业伦理(媒体伦理)转向公民伦理(所有参与者的传播伦理)的演变。本书的框架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1)传播伦理史论概述部分。这部分从学理上探讨传播道德的起源、本质和发展及其规律,传播伦理的基本概念、社会作用等,梳理、探讨传播伦理研究及应用实践的发展史脉络。发展史脉络梳理的内容涉及:西方媒体传播伦理研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基本原则构成和媒体道德准则建设;中国媒体传播伦理研究的兴起和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媒体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自律建设;中外传播伦理的比较。

(2)当今时代传播伦理问题的现实透视部分。这部分考察当下某些传播失范现象,分析其复杂性,思考媒体传播规范及其面临的新挑战,以及传播伦理的拓展需要。

(3)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伦理的再思考与重构探索部分。这部分结合调研和访谈所得的公众看法与专家观点,考察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伦理的社会认知,对传播伦理在数字化时代的新作为做分析,提出传播伦理重构的对策建议,主要涉及:监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执行力的提升,包括互联网立法层级的提高、着眼长效和以日常的互联网治理活动跟进专项整治活动;传播伦理教育的拓展、更新,加强专业新闻伦理教育、公民传播伦理教育和互联网行业的责任伦理教育三头并进;主流媒体在坚守传播伦理中标杆作用和宣传作用的发挥;前沿问题研究的协同展开;传播伦理的落实模式从主要倚重传媒机构的组织手段和组织文化熏陶,转向依靠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

本书的基本研究思路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指导下,采用伦理学、传播学、新闻学、技术哲学等多学科视野,融哲学人文视野下的学理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为一体,通过将社会传播中的道德现象置于发展脉络中去深入研究,把握其发展规律和趋势,以便以此为依据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为当今中国传媒业的有效管理和健康发展,提供伦理学视野下的扎实的决策参考。在研究方法上,根据传播伦理学的性质和特点,我们选择交叉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研法和深度访谈法。我们还按几大研究部分各自的研究重点所需,分别确定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探讨传播伦理史论,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辅之以比较分析法;第二部分透视当今时代传播伦理问题,以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为主;第三部分进入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伦理的再思考与重构探索,运用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法采集有关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伦理的社会认知的材料,同时辅以文献研究中获得的第二手资料,根据这两部分资料展开论述。

本研究也遇到了一些难点。第一,传播伦理的演变是论证传播伦理从职业伦理转向公民伦理的基础,但难在涉及历史分析和中外比较,研究时段跨度大且案例素材繁杂,需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第二,当今时代传播伦理的重构研究,以及传播伦理教育作为传播伦理内化和得到践行的保障之研究,是落实本研究问题意识的重中之重,但它难在对我们的思辨能力、现实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坚持传播伦理研究的知行统一,以便对当下种种传播道德现象做深入分析,对体系重构及其途径作出有说服力的阐述。受制于我们有限的学识并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尽管我们为攻克主要难点尽了最大努力,但做得还有不少欠缺。此外,本研究展开的“新媒体视角下公民的传播伦理观调查”受制于人力、经费和研究者对大规模的定量研究经验不足等方面,也有些缺陷:问卷设计得不够精细,抽样方法上未能采用严格按照数理统计原理的随机抽样法。希冀将来通过后续研究弥补这些不足。

【注释】

[1]Dennis,Theodore C.,White,Nicholas P.,& Peterfreund,Sheldon,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Tenth Edition),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Inc.,2002,p.1.

[2]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官网,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9/t20200929_71257.htm,最后浏览日期:2021年1月12日。

[4]《We Are Social:2020年全球网络概览报告》(2020年3月18日),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网,http://www.199it.com/archives/1020700.html,最后浏览日期:2021年1月17日。

[5]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报告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7月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参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17/content_5054901.htm;《2015〈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词注释》(2015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5-03/11/content_2832629.htm。

[6]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6页。

[7][荷]西斯·J.哈姆林克:《赛博空间伦理学》,李世新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8]同上书,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