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崇高道德情怀
2025年10月24日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崇高道德情怀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以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己任的崇高道德情怀。这种道德情怀,表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无视劳苦大众悲惨生活的不人道的激情批判上,也表现在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上,还表现在对人的解放,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热切向往上。为所有人创造幸福生活的条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宗旨所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作为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43]这段话清楚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崇高的人道主义道德关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超越了历史上将道德起源问题或归于上帝(神)的旨意、或归于人的自然本性的解释之局限性,科学地洞察道德产生于、受制于经济生产关系,而道德原则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生产关系的道德现象发生规律,超越了西方历史上伦理思想为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局限性,以呼吁权利真正属于人民为导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丰富内涵,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规范性传媒理论、传媒伦理研究和新闻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