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从全球来看,践行传媒伦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的做法。尽管各国国情不同,国家制度及传媒体制、传媒政策和背后的理论基石不一,传媒伦理守则建设的强调点和实施机制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具有一系列共性:都从建立媒体伦理规范和形成负责实施的组织等机制入手,都强调媒体传播活动本着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精神,正确协调好传媒界同公众、个人和政府的利益关系,都要求传媒从业者在履行社会职责中矢志不移,不屈从于各种不当的压力,不受私利的诱惑。

从比较的角度来说,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业兴起得早,其传播伦理应用实践也起步较早,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新闻传媒道德自律操作模式。在数字化背景下,正趋向于拓展媒体伦理的规范范畴,将不同传播平台上的传播行为纳入。当然,西方发达国家的传播伦理应用实践也并非千篇一律、毫无不同,就其数字化传播的伦理规范做法而言,欧洲发达国家在2018年5月25日起生效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法规框架的引领下,倾向于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传播中个人信息保护的伦理准则,包括与被遗忘权相关的准则,美国则与之不同。

中国传播伦理的应用实践,与传媒业的兴起和发展相伴随。1949年之前,中国出现过这方面的应用实践探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媒业发展的同时,传媒道德自律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思想为基石不断推进。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传媒伦理应用实践进入真正全面、系统推行的新阶段。当前,中国的传媒伦理应用实践的发展,在传媒守则建设方面,已在不同层面全面铺开;在设立传媒道德自律组织、形成实施传媒伦理守则的运行机制方面,中国已设立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省一级的新闻道德委员会。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先后迈出媒体自律建设的步伐。其中,新加坡的经验颇具可借鉴之处。新加坡在对于媒体行业的治理中,坚持采取“三管齐下”的共律模式,将轻触式的法规框架、鼓励行业自律和通过公共教育促进公众的伦理道德素养结合在一起。它以服务社会发展为依归,突出强调传媒业有社会担当,传播内容符合社群标准;它在传媒业治理中追求形成公民与政府、行业组织之间的有效互动,求得对什么事能做、什么事禁止做的社会默契的实践,可为我们实现数字化背景下传媒业的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注释】

[1]参见http://ejc.net/media_landscapes/sweden,retrieved November 7,2017。

[2]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3]参见英国全国新闻工作者联盟网站,https://www.nuj.org.uk。

[4]参见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5]Rivers,William L.,Mathews,Cleve,Ethics for the Media,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8,p.217.

[6]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251页。

[7]有关这一事件的专门委员会的调查报告等信息,参见Kurtz,Howard,“N.Y.Times Uncovers Dozens of Faked Stories by Reporter”,Washington Post,May 11,2003;Friedman,John & MarketWatch,“Media Ethics since the Jason Blair Bombshell”,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new-york-times-and-the-media-five-years-after the-blair-fiasco,retrieved January 14,2021。

[8]Rivers,William L.,Mathews,Cleve,Ethics for the Media,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8,p.219.

[9]Ibid.,p.223.

[10]陈力丹:《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11]参见芬兰大众传媒评议会网站,http://www.jsn.fi/en/kantelun_ohjeet/,retrieved January 15,2021。

[12]“Guidelines”,Raad voor de Journalistiek,https://www.rvdj.nl/english/guidelines,retrieved November 27,2020.

[13]“Guidelines”,Raad voor de Journalistiek,https://www.rvdj.nl/english/guidelines,retrieved November 27,2020.

[14]参见https://awards.journalists.org/winners/2017/。

[15]参见Online News Association,“ONA Social Newsgathering Ethics Code”,https://accountablejournalism.org/ethics-codes/online-news-association-ona-social-newsgathering-ethicscode,retrieved September 9,2019。

[16]参见Agence France Presse,“Editorial Standards and Best Practices”,http://accountablejournalism.org/ethics-codes/afp-editorial-standars-and-best-practices,retrieved September 26,2019。

[17]参见Agence France Presse,“Editorial Standards and Best Practices“,http://accountablejournalism.org/ethics-codes/afp-editorial-standars-and-best-practices,retrieved September 26,2019。

[18]参见http://www.cyberjournalist.net/category/ethics-and-credibility。

[19]“A Bloggers'Code of Ethics”(January 1,2003),Cyberjournalist,http://cyberjournalist.net/a-bloggers-code-of-ethics,retrieved November 27,2020.

[20]“Code of Ethics for Bloggers,Social Media and Content Creators”,MOR10,http://www.morl0.com/code-of-ethics-for-bloggers,retrieved November 25,2020.

[21]“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April 8,2019),European Commission,https://ec.europa.eu/digital-single-market/en/news/ethics-guidelines-trustworthy-ai,retrieved November 27,2020.

[22]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45页。

[23]刘晓伟:《民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建设的初步尝试——马星野与〈中国新闻记者信条〉拟定始末考辨》,《编辑之友》2016年第10期;蓝鸿文主编:《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5页;徐新平:《论马星野新闻伦理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4]徐新平:《论马星野新闻伦理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5]范长江:《范长江新闻文集》(下卷),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1056—1057页;蓝鸿文主编:《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26]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285页。

[27]蓝鸿文主编:《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28]《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记协深化改革方案〉》(2017年4月27日),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7-04/27/content_5189461.htm,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11月27日。

[29]参见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http://news.cri.cn/gb/3821/2004/12/27/1385@404368.htm。

[30]翟志清:《湖北省七家新闻单位公布行业自律公约》(2003年12月8日),荆楚在线,http://www.cnhubei.com/200312/ca375224.htm,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11月27日。

[31]《〈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全文)》(2004年6月18日),中国新闻网,https://www.chinanews.com/news/2004year/2004-06-18/26/450066.shtml,最后浏览日期:2021年1月11日;张咏华、黄挽澜、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页。

[32]《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2015年2月5日),腾讯大申网,http://sh.qq.com/a/20150205/071982.htm,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11月27日。

[33]参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修订)(2017年3月15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7-03/15/c_137907306.htm,最后浏览日期:2021年1月17日。

[34]中国记者杂志社记者:《推动行风建设 形成自律长效机制——上海、浙江等地组建新闻道德委员会综述》,《中国记者》2013年第11期。

[35]《践行“四向四做”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2017年4月13日),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17/0413/c1001-29206706.html,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11月27日。

[36]“四向四做”指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7日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37]增强“四力”指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强调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38]《中国记协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019年1月16日),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19-01/16/c_137748118.htm,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11月27日。

[39]《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突出指导性实践性时代性——关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解读》(2019年12月17日),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19-12/17/c_138636681.htm,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11月27日。

[40]《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突出指导性实践性时代性——关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解读》(2019年12月17日),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19-12/17/c_138636681.htm,最后浏览日期:2020年11月24日。

[41]参见http://eresources.nlb.gov.sg/history/events/62f98f76-d54d-415d-93a1-4561c776ab97,最后浏览日期:2021年1月14日。

[42]Gäbel Carsten,“Media Regulation in Singapore: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struments of Media Policy and Its Efficiency with Regard to the Attainment of Political Objectives”,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44812530_Media_regulation_in_Singapore_empirical_study_of_the_instruments_of_media_policy_and_its_efficiency_with_regard_to_the_attainment_of_political_objectives.

[43]参见http://www.mda.gov.sg/RegulationsAndLicensing/Policies/Pages/InformedMedia ChoicesAndProtectionofTheYoung.aspx。

[44]参见https://www.imda.gov.sg/regulations-licensing-and-consultations/frameworks-andpolicies/content-regulation。

[45]苏丹:《法治严明 秩序为先—新加坡的网络内容管理》,《中国记者》2004年第10期。

[46][新加坡]吴元华:《新加坡良治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66页。

[47][新加坡]吴元华:《新加坡良治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66—267页。

[48]同上书,第267页。

[49]同上书,第233页。

[50][新加坡]吴元华:《新加坡良治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55页。

[51]参见https://research.tuni.fi/ethicnet/country/bosnia-and-herzegovina/press-code-of-bosniaand-herzegovina/。

[52]参见https://research.tuni.fi/ethicnet/country/bosnia-and-herzegovina/press-code-of-bosniaand-herzegovina/。

[53]参见https://research tuni.fi/ethicnet/country/bosnia-and-herzegovina/press-code-of-bosnia and-herzegovina/。

[54]参见https://research tuni.fi/ethicnet/country/bosnia-and-herzegovina/press-code-of-bosnia and-herzegovina/。

[55]“Vision,Mission,Values”(March 13,2010),Press Council in Bosnia-Herzegovina,http://english.vzs.b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 & view=article&id=220&Itemid=6&lang=en,retrieved November 27,2020.

[56]“Vision,Mission,Values”(March 13,2010),Press Council in Bosnia-Herzegovina,http://english.vzs.b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 & view=article&id=220&Itemid=6&lang=en,retrieved November 27,2020.

[57]陈力丹:《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95页。

[58]参见https://accountablejournalism.org/press-councils/Botswana。

[59]参见https://accountablejournalism.org/press-councils/Botswana。

[60]参见https://accountablejournalism.org/?/ethics-codes/Botswana-Press。

[61]参见https://accountablejournalism.org/?/ethics-codes/Botswana-Press。

[62]参见https://accountablejournalism.org/?/ethics-codes/Botswana-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