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建立自律体系的努力
传播伦理治理功能的奏效,在于它是传播业界一致认同、共同奉行的道德准绳。数字化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伦理的重构,当然离不开业界共同体及其成员自我约束行为使之符合规范的努力。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网业界和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传播业界正不断作出旨在履行自身社会责任、建立自律系统的努力。这种努力表现在相关规约的出台,与业界相关的团体组织的成立。如第三章中所述,中国在1999年出台《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由23家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界网络媒体(上网新闻媒体)在北京通过。2001年,中国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该协会成立后,组织业界陆续推出一系列旨在规范行业行为的公约,既有就该行业许多方面作出规定并提出实施措施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也有细分到不同业务范畴的自律规约,比如有关反垃圾邮件的,有关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有关软件服务的,有关搜索引擎服务的等。此外,中国互联网协会还通过倡议书的方式,推动行业自律。例如,协会于2012年向全国互联网业界发出《中国互联网协会抵制网络谣言倡议书》,2013年向所有网站和网民发出“积极传播正能量,坚守‘七条底线’[15]”的倡议。互联网协会还通过组织举办“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贡献奖”、推介“绿色网络文化产品”等活动,鼓励业界和所有网上信息行为主体践行伦理道德自律。
伴随着互联网应用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中国还在2009年成立中国互联网协会下的互联网诚信联盟(简称网信联盟)。这是由互联网站、电子商务、传统企业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自愿结成的联盟组织,其核心成员包括人民网、阿里巴巴、新浪、腾讯、百度、搜狐、网易、凤凰网等。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应用,2018年多家区块链行业媒体合力发起并缔结《区块链行业媒体自律公约》。数字化新媒体行业的业界自律体系建设,在地方层面也已起步。例如,上海市已成立各区新媒体从业人员联谊组织。2018年6月,经浦东新区新媒体从业人员联谊会牵头发起,由上海各区新媒体从业人员联谊组织共同倡议,《上海新媒体从业人员自律公约》正式发布,突出爱国、守法、求真、创新、尊重和责任六条原则。
在中国,在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媒体机构层面,道德自律建设的进程也已展开。目前,中国许多网站已纷纷签订和发布“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这些网站包括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如中新网和南方周末网站,也包括诸如网络互动媒体凯迪网络之类的提供互联网用户生成内容平台的网站。如前所述,腾讯、新浪等著名互联网企业已纷纷制定自身的职业守则,比如腾讯公司的《腾讯阳光行为准则》、腾讯·大申网的《工作手册》等。其中,腾讯·大申网的《工作手册》包含“腾讯标准”和“新闻报道伦理价值观”,还明确提出网站的新闻伦理守则。这些都是此类企业道德自律建设的很好实例。在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媒体机构层面的道德自律建设进程中,值得关注的还有这些企业和机构主动欢迎社会对它们进行监督的举措:涉及内容发布的网站纷纷在主页上提供通往中央网信办互联网犯罪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与地方举报中心的链接,公布举报电话。
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全国性团体中国记协,长期以来负有推进新闻行业自律,规范新闻从业行为的任务,多年来推出并数次更新《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近年来更是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转型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在自律机制建设及拓展自律工作上着力。如前所述,中国记协成立了新闻道德委员会,省一级的新闻道德委员会也在省一级记协下成立。全国和省一级新闻道德委员会推出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并且正在扩大这种报告制度的实施范围,推动传统媒体举办的新兴媒体定期报告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