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5.[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6.[法]爱弥儿·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英]B.威廉斯:《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陈嘉映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10.陈超男:《彩色的天平——传媒伦理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陈桂兰:《新闻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陈力丹等:《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13.陈力丹:《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陈汝东:《传播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6.[英]戴维·福特:《基督教神学》,吴周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7.[美]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杨立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丹尼尔·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曹静生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19.范长江:《范长江新闻文集》(上、下卷),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20.[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第四版),李青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英]G.E.摩尔:《伦理学原理》,陈德中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23.郝继松:《现代技术批判理论的批判: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

24.黄瑚:《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美]卡尔·霍斯曼:《良心危机:新闻伦理学的多元观点》,胡幼伟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

26.蓝鸿文、郑保卫编著:《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李瞻:《新闻道德》,三民书局1982年版。

28.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9.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31.吕耀怀等:《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空间——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2.[德]马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3.马骏、殷秦、李海英、朱阁:《中国的互联网治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34.聂文军:《西方伦理学专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牛静编著:《全球媒体伦理规范译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36.[美]沙伦·M.凯、保罗·汤姆森:《奥古斯丁》,周伟驰译,中华书局2014年版。

37.苏浙生编著:《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文汇出版社1992年版。

38.童兵主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9.王华英:《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深度解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0.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1.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新加坡]吴元华:《新加坡良治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3.[荷]西斯·J.哈姆林克:《赛博空间伦理学》,李世新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5.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徐新平:《新闻伦理学新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9.燕继荣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2.张咏华编著:《大众传播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3.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5.张咏华、黄挽澜、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6.吕耀怀等:《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空间——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一版),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5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一版),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5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二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62.钟瑛:《网络传播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64.Barber,Benjamin R.,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4.

65.Barney,Ralph D.,Merrill,John C.,eds.,Ethics and the Press:Readings in Mass Media Morality,New York:Hastings House Publishers,Inc,1976.

66.Berkman,Robert I.,Shumway,Christopher A.,Digital Dilemmas:Ethical Issues for Online Professionals,New Jersey:Wiley-Blackwell,2003.

67.Boehm,Christopher,Moral Origins,the Evolution of Virtue,Altruism and Shame,New York:Basic Books,2012.

68.Blood,Rebecca,The Weblog Handbook,New York:Basic Books,2002.

69.Castells,Manuel,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Vol.1: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Second Edition),Oxford,UK:Wiley-Blackwell,2009.

70.Christians,C.,et al.,Media Ethics:Cases and Moral Reasoning(Ninth Edition),New York:Pearson,2011.

71.Cole,G.D.H.,Guild Socialism Restated,London:Leonard Parsons,1920.

72.Curran,James,Seaton,J.,Power Without Responsibility(Sixth Edition),New York:Routledge,2003.

73.Dennis,Theodore C.,White,Nicholas P.,& Peterfreund,Sheldon,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Tenth Edition),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Inc,2002.

74.Gerald,J.E.,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es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3.

75.Gillmor,Dan,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Boston:O'Reilly Media,2004.

76.Habermas,J.,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Cambridge,MA:MIT Press,1993.

77.Hamlink,C.J.,The Ethics of Cyberspace,London:Sage,2003.

78.Hovland,Carl,et al.,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

79.Hulteng,John L.,The Messenger's Motives:Ethical Problems of Mass Media,New Jersey:Prentice-Hall,1976.

80.Keen,A..The Cult of the Amateur:How Blogs,MySpace,YouTube,and the Rest of Today's User-Generated Media are Destroying Our Economy,Our Culture,and Our Values,New York:Doubleday,2007.

81.Macpherson,C.B.,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Hobbes to Lock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82.Macpherson,C.B.,The Real World of Democrac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83.Merrill,J.,Journalism Ethics: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for News Media,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7.

84.Mill,John Stuart,Essays on Politics and Culture,New York:Anchor Books,1963.

85.Pateman,Carole,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86.Rivers,Cleve,Mathews,William L.,Ethics for the Media,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8.

87.Schramm,Wilbur,Porter,William E.,Men,Women,Messages,and M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2nd edition),New York:Harper & Row,1982.

88.Schiller,Dan,Digital Capitalism,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0.

89.Siebert,Fred S.,et al.,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The Authoritarian,Libertarian,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Soviet Communist Concepts of What the Press Should Be,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3.

二、期刊

90.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6期。

91.薄爱敬:《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正义思想的理论特质》,《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4期。

92.陈炳辉、韩斯疆:《当代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复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93.陈昌凤:《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伦理:从专业伦理向公民道德拓展》,《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0期。

94.陈绚:《论记者的私德与媒介的公德》,《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95.常江:《规范重组: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伦理体系重构》,《新闻记者》2019年第8期。

96.崔光耀:《中国互联网: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访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王晨主任》,《中国信息安全》2010年第4期。

97.戴丽娜:《网络空间信息治理的变革与创新》,《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期。

98.郭镇之:《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6期。

99.胡承槐:《也论道德的本质和功能》,《哲学研究》1992年第2期。

100.黄旦:《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新探索——学习美国新闻传播思想》,《新闻大学》2000年第3期。

101.黄健同:《对中国历史上新闻伦理思想的一些认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02.黄欣荣:《大数据技术的伦理反思》,《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03.纪莉、张盼:《论记者在微博上的媒介使用行为及其新闻伦理争议》,《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04.季为民:《新闻道德/新闻伦理相关概念的溯源与解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2期。

105.焦阳:《自媒体时代新闻伦理问题探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06.兰甲云、艾冬丽:《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传播失范行为及其协同治理路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107.李丽萍:《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采·写·编》1998年第2期。

108.李良荣:《三足鼎立下的网络媒体的态势及治理之策》,《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10期。

109.林爱珺、马瑞萍:《人工智能时代声音权立法的前瞻性思考》,《青年记者》2019年第34期。

110.李伦:《网络传播伦理的建构路径》,《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2期。

111.李文冰、强月新:《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治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12.李鹏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伦理的研究及其反思》,《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5期。

113.李禹阶:《论商鞅、韩非的国家思想及“法”理念》,《暨南学报》2015年第1期。

114.刘晓伟:《民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建设的初步尝试——马星野与〈中国新闻记者信条〉拟定始末考辨》,《编辑之友》2016年第10期。

115.吕慧杰:《从电影“1942”中白修德人物形象看新闻伦理》,《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9期。

116.马明艳、张凌霄:《微博平台新闻伦理的失衡与构建》,《新闻世界》2012年第5期。

117.倪光南:《信息核心技术:网络安全重要砝码》,《光明日报》2018年4月9日。

118.年度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14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5年第2期。

119.年度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15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6年第2期。

120.年度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16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7年第2期。

121.年度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17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8年第1期。

122.年度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18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9年第1期。

123.年度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19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20年第1期。

124.彭国栋:《小说〈通天河〉中的传播伦理问题》,《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25.彭增军、陈刚:《全球化与新媒体背景下媒介伦理中的文化冲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26.乔新生:《东方网与腾讯争议的焦点是什么?》,《青年记者》2016年第33期。

127.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2013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课题组:《2013年十大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4年第3期。

128.任洲鸿、刘勇:《为马克思辩护: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评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129.邵国松等:《我国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研究》,《新闻记者》2018年第3期。

130.邵培仁:《新旧之变:媒体角色改造的两难境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8月7日。

131.苏丹:《法治严明秩序为先——新加坡的网络内容管理》,《中国记者》2014年第10期。

132.童兵:《“互联网+”环境下政府应急传播体系再造》,《当代传播》2017年第2期。

133.王延粉:《自媒体新闻传播伦理失范问题探究》,《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第6期。

134.王明国:《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模式变迁、制度逻辑与重构路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3期。

135.王锡锌:《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

136.韦庭学:《拯救伦理又保卫历史唯物主义——从布莱克里奇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谈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2期。

137.魏英敏:《功利论、道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东南学术》2002年第1期。

138.魏永征:《发布少年自杀影像 顶级媒体何以违背新闻伦理》,《新闻界》2019年第8期。

139.吴飞、傅正科:《大数据与“被遗忘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40.谢永江、纪凡凯:《论我国互联网管理立法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41.徐新平:《论马星野新闻伦理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42.严久步:《国外互联网管理的近期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43.叶耿标:《自媒体伦理问题的产生机制与伦理建构》,《文化与传播》2013年第1期。

144.张晶莹:《互联网上信息污染的治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45.张国良:《社交媒体对传播生态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7日。

146.张咏华:《使传播伦理共性与文化特殊性相得益彰——访世界著名传播伦理学者克里斯蒂安教授》,《新闻大学》2016年第3期。

147.张咏华:《面向新世纪的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148.张咏华:《传播伦理:互联网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机制》,《全球传媒学刊》2015年第2期。

149.张咏华、扶黄思宇:《自律是网络秩序的第一要素——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新闻记者》2016年第8期。

150.张咏华、贾楠:《传播伦理概念研究的中西方视野与数字化背景》,《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2期。

151.赵建军:《技术悲观主义思潮辨析》,《华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152.赵汀阳:《人工智能“革命”的“近忧”和“远虑”》,《哲学动态》2018年第4期。

153.郑保卫、樊亚平、舒纾:《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述评》,《新闻界》2008年第2期。

154.郑淑珺:《网络欺凌的成因分析和规制手段》,《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155.中国记者杂志社记者:《推动行风建设 形成自律长效机制——上海、浙江等地组建新闻道德委员会综述》,《中国记者》2013年第11期。

156.钟瑛、张恒山:《论互联网的共同责任治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57.周国文:《公民伦理的概念解析与理论缘起》,《天府新论》2006年第2期。

158.周煜:《技术逻辑之殇——论互联网治理之缘起》,《新闻界》2009年第2期。

159.王栋梁:《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比较》,《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6期。

160.Archer-Lean,Clare,et al.,“Politics and Ethics in Social Media”,Social Alternatives,2012,31(2).

161.Blaagaard,Bolette B.,“Shifting Boundaries:Objectivity,Citizen Journalism and Tomorrow's Journalists”,Journalism,2013,14(8).

162.Blackall,David,et.al.,“Making News Today:A Tool for Adoption of Ethics Principles Using Technology-supported Television Journalism”,Learning,Media and Technology,2011,36(3).

163.Botan,C.,“Ethics i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1997,34(2).

164.Buller,Paul F.,et.al.,“The Challenge of Global Ethic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1,10(10).

165.Chambers,Deborah,“Networked Intimacy,Algorithmic Friendship and Scalable Sociality”,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7,32(1).

166.Christians,Clifford G.,“Current Trends in Media Ethics”,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5,10(4).

167.DeLuca,K.,Lawson,S.& Sun,Y.,“Occupy Wall Street on the Public Screens of Social Media:The Many Framings of the Birth of a Protest Movement”,Communication,Culture & Critique,2012,3(4).

168.Diamond,Edwin & Bates,Stephen,“Law and Order Comes to Cyberspace”,Technological Review,1995,98(7).

169.Eberwein,Tobias,“The Missing Link:Online Media Accountability Practic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uropean Media Policy”,Journal of Information Policy,2004,4.

170.Es,Robert van & Meijlink T.L.,“The Dialogical Turn of Public Relation Ethic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0,27(1).

171.Habermas,Jürgen,“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Media Society:Does Democracy Still Enjoy an Epistemic Dimension?The Impact of Normative Theory on Empirical Research”,Communication Theory,2006,16(4).

172.Hujanen,Jaana,“At the Crossroads of Participation and Objectivity:Reinventing Citizen Engagement in the SBS Newsroom”,New Media & Society,2012,15(6).

173.Hall,Jerome,“Plato's Legal Philosophy”,Indiana Law Journal,1956,32(1).

174.Lambeth,Edmund B.,et al.,“Media Ethics Teaching in Century 21:Progress,Problems,and Challenge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04,59(3).

175.Lomborg,Stine,“A State of Flux:Histories of Social Media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7,32(1).

176.Lund,Daulatram B.,“Gender Differences in Ethics Judgment of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77(4).

177.McKenna,Jeffrey W.,et al.,“Health Communication Ethics and CDC Quality-Control Guidelines for Information”,Public Health Reports,2003,118(3).

178.Meadows,Michael,“Putting the Citizen Back into Journalism”,Journalism,2013,14(1).

179.O'Sullivan,John & Heinonen,Ar,“Old Values,New Media:Journalism Role Percep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Journalism Practice,2008,2(3).

180.O'Sullivan,Patrick B.,“Bridging the Mass-Interpersonal Divide in HCR”,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9,9(4).

181.O'Sullivan,Patrick B.& Carr,Caleb T.,“Masspersonal Communication:A Model Bridging the Mass-interpersonal Divide”,New Media &Society,2018,20(3).

182.Reardon,K.& Rogers E.M.,“Interpersonal Versus Mass Media Communication:A False Dichotomy”,Hum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8,15(2).

183.Sheffer,Mary L.& Schults,B.B.,“New Media Creates Demand for New Approaches and More Skills”,Insight,2011,1.

184.Reinsch,N.L.Jr.,“Ethics Research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The State of the Art”,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1990,27(3).

185.Zhang,Weiyu,“Redefining Youth Activism Through Digital Technology in Singapore”,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2013,75(3).

186.Bartlett,Robert,“Developments in Law:The Law of Cyberspace”,Harvard Law Review,11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