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对于当今时代的传播伦理建设,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数字化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伦理问题,而且需要了解对这些问题的社会认知。我们围绕对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系列传播伦理问题公众怎么看,以及专家对这些问题及如何应对怎么看,展开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通过一项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河南、湖北、山西、安徽、四川、陕西等省市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被调查的网民对于数字化时代的一系列传播伦理问题,都有相当程度的认知(其中尤以对于网上新闻传播同样需要坚持真实性原则这一点,认知度很高),这是新时代传播伦理建设的重要社会基础。但鉴于这种认知还未达到高度一致,这一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专家对于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伦理问题及应对的看法,我们发现,专家学者们把新媒体治理中限制与开放的关系处理,视为网络空间传播行为管理中的一大难点;他们高度关注追求真相与公正公平原则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坚守;强调在应对新媒体背景下的传播伦理问题中,应突出在全社会培养法律约束意识、道德自律意识和数字化素养,以及形成共识。
【注释】
[1]习近平:《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12—313页。
[2]资料来源:对尹明华教授的访谈,2016年4月18日。
[3]资料来源:对宋小卫研究员的访谈,2016年3月。
[4]资料来源:对刘鹏主编的访谈,2017年9月20日。
[5]资料来源:对刘鹏主编的访谈,2017年9月20日。
[6]资料来源:对魏永征教授的访谈,2017年9月21日。
[7]资料来源:对童兵教授的访谈,2018年8月10日。
[8]资料来源:对宋小卫研究员的访谈,2016年3月。
[9]资料来源:对章新民先生的访谈,2016年12月。
[10]资料来源:对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教授的访谈,2016年1月。
[11]资料来源:对丹尼尔·特罗蒂尔副教授的访谈,2019年8月11日。
[12]资料来源:对尹明华教授的访谈,2016年4月18日。
[13]资料来源:对尹明华教授的访谈,2016年4月18日。
[14]资料来源:对尹明华教授的访谈,2016年4月18日。
[15]资料来源:对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教授的访谈,2016年1月。
[16]资料来源:对魏永征教授的访谈,2017年9月21日。
[17]资料来源:对尹明华教授的访谈,2016年4月18日。
[18]资料来源:对戴丽娜副所长的访谈,2017年9月21日。
[19]资料来源:对张国良教授的访谈,2018年6月14日。
[20]资料来源:对张国良教授的访谈,2018年6月14日。
[21]资料来源:对张国良教授的访谈,2018年6月14日。
[22]资料来源:对魏永征教授的访谈,2017年9月21日。
[23]资料来源:对戴丽娜副所长的访谈,2017年9月21日。
[24]资料来源:对林爱珺教授的访谈,2019年8月14日。
[25]资料来源:对钟瑛教授的访谈,2019年9月18日。
[26]资料来源:对殷乐研究员的访谈,2017年12月。
[27]资料来源:对刘鹏主编的访谈,2017年9月20日。
[28]资料来源:对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教授的访谈,2016年1月。
[29]乔新生:《东方网与腾讯争议的焦点是什么》,《青年记者》2016年第33期。
[30]资料来源:对戴丽娜副所长的访谈,2017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