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元素的小品训练
库里涅夫的表演基础元素训练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在课堂即兴练习中完成元素训练,另一个是在相对完整的小品练习中综合表演诸元素,完成小品,向片段教学过渡。库里涅夫带领学生形成单人小品和多人小品的过程之所以值得我们重视,是因为我们在如何形成小品的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不小的“误区”。
今天,从表面看我们的问题不像以前那么突出,那是因为我们不再坚持“表演元素”训练了。但是,没有元素训练的表演基础课教学是有缺陷的。我们在教学中常常遇到,在教学汇报中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还做不到“注意力集中”,不是因为学生素质差,而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完成过这个元素的训练。当我们开始认真反思近几十年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并找到正确答案,那些基础元素训练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表演课堂。
如果我们重新进行表演元素训练,是不是还会重新走入老的“误区”?
什么是我们的“误区”?在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带领学生上表演课时总要让学生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构思小品。尽管在名称上有时并不叫“小品”,而叫作“练习”,但由于教师对练习的指导有贪大求全倾向,使得这些练习大都具有较为完整的结构,已不再是练习而是小品。
这种“贪大求全”的练习主要分为四种:单人行动练习、单人判断练习、双人无言或少言交流练习、双人或多人有言交流练习。教师对这四种练习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取材现实生活、主题鲜明积极、结构相对完整、构思新颖巧妙、矛盾冲突尖锐和人物行动积极。
为了达到上述这六点要求,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帮助学生完成小品构思,而对于最应该花力气去解决的表演问题,却往往由于时间不够而无法解决。学生们大量的时间都被用来“想”小品,学生们的苦恼就在于想不出小品,为了想小品常常半夜不睡觉,多数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健康状况恶化。这几乎是一场灾难。然而这一切与苏联专家教给我们的方法与步骤正好相反!
让我们来看一看苏联专家当年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