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艺术特性与导演职能

导演艺术特性与导演职能

斯氏体系学派导演学认为,导演艺术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导演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是综合艺术,是组织舞台动作的艺术。导演的主要职能也有三个:导演是“解释者”,是演出艺术的“组织者”,是演员的“镜子”。

导演艺术特性的三个方面与导演三个主要职能是相对应的。导演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就需要导演这个“解释者”来解释剧作内容及其思想;导演艺术是“综合艺术”,就需要导演这个演出各部门创作的中心“组织者”来统一协调实现全剧演出思想与具体创作环节;导演艺术是组织舞台动作的艺术,一般来说动作的执行者,演员自己是无法检视自己的,这就需要有导演来做演员的“镜子”。[31]

上述基本观念还具有以下这些具体内容。

首先,导演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导演是剧作的解释者,导演是在剧本的基础上创造舞台演出的。在现代戏剧创作中,没有导演就没有现实的戏剧。“二度创作”这个术语包含了两个意义:其一,是“二度”创作,这就需要尊重作为一度创作成果的剧本,要以剧本作为创作的基础;其二,是二度“创作”,也就是说要在剧本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不是对剧本进行“直译”。

导演要通过剧本,在认识生活方面找到与剧作家的契合点。导演为了准确地解释剧作家的剧本,确立能阐释剧本思想立意的构思,首先需要获得与剧作者同样的情感体验,同样的感受。这个同样的感受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获得剧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其二是获得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创作与哲理思索的感受。获得了这两种感受,就可以说导演已经与剧作家同呼吸了。如此导演才能在一度创作基础上确立演出的思想立意,而这则是整个二度创作的灵魂。对此,古里叶夫引用查哈瓦的话说:

剧院的任务不仅是“表现剧作家”,而是要在和剧作家创造性的合作中,把现实生活的本质再现出来。[32]

斯氏曾说:观众到剧院去是为了娱乐,而从剧院出来的时候,他就不知不觉地充满了激动的感情和思想。

导演不仅是剧作思想立意的解释者,也是演出思想立意的确立者。古里叶夫说:戏剧的演出思想不仅对观众具有启迪与教育作用,而且对演出创作人员也同样具有启发与教育作用,因而导演就必须是一个对社会生活有着深刻见解、掌握了先进思想的艺术家,导演还应该成为创造的领导者和集体的教育者。

第二,导演艺术是综合艺术。

斯氏曾说:

戏剧的力量就在于,它是把诗人、演员、导演、音乐家、舞蹈家、设计家、电工人员、服装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舞台工作者的工作构成一个协调整体的艺术家。[33]

而导演就是这个综合艺术的中心组织者。导演在创作中会以自己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来认识剧作家的作品,也会把自己对生活的思索与感受,以及自己的创作个性带到二度创作中。在剧作家与导演的思想中存在着对生活的不同认识,于是就出现“如何认识生活”与“如何统一对生活的认识”的问题,就出现“导演与剧作家的矛盾”。导演在与演员的合作中会如何以自己的认识与构思影响演员,让演员从心灵深处拥抱导演构思,使角色创造成为构思的一部分,如何与演员共同完成形象创造,使构思获得生命,这就又出现“导演与演员的矛盾”。二度创作是为观众而进行的,观众的思想感情往往强烈地影响和制约二度创作,于是就又出现“导演与观众的矛盾”。

导演所做出对剧作思想立意的解释与演出构思,正是这三对矛盾对立统一的产物。导演在认识剧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导演构思,是指导全体创作人员完成演出艺术创造的蓝图;导演确立的演出结构,是指导各部门实现导演构思的具体“组织”形式。导演要在正确认识剧作的基础上形成导演构思,在构思的引导下与各部门进行合作,组织各部门完成自己的导演构思,用各部门的创造来丰富原有的构思,以各部门的创造作为导演艺术的创作材料,最终在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思。古里叶夫说:

导演构思吸收了整个集体的创造、以演出一切参加者的创造努力丰富了自己以后,才能得到完美的形式。[34]

在领导各创作职能部门实现构思的过程中,导演不仅是演员舞台动作的组织者,也是舞台美术设计与音乐音响设计的合作者。整个戏剧舞台艺术各部门的创造,都需要在导演的中心组织下得以完成。

第三,导演艺术是组织舞台动作的艺术。导演是演员的镜子。由各部门艺术创造综合而成的舞台演出,是一个又一个整体性舞台动作,这个整体性动作的核心是演员的表演艺术。导演艺术从帮助演员创造角色方面来说,从组织综合艺术创造方面来说,都是组织舞台动作的艺术。

导演如何组织好演员的动作?首先,导演与演员应进行合作。演员是独立艺术家,演员以他真实、现实的情感作为创作材料,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进行体验,“从自我出发”去创造形象,因此导演应该尊重演员的体验与创造,不能自己去“教”演员如何体验,更不能将“自己的体验”强加给演员。其次,导演要帮助演员创造出并且组织好冲突与动作的具体环节与层层递进的层次。第三,导演要创造性地处理好人物的心理状态、言语与动作,这些是组织舞台行动的具体内容。

导演要善于组织“动作性言语”,使舞台言语具有动作性;导演也要善于组织“语言性动作”,使演员的外部动作就像语言一样清晰、有力。导演要善于帮助演员挖掘潜藏在台词后面的目的与愿望,找出台词的真正含义,即挖掘“潜台词”。人是用语言进行思想的,因此导演还应帮助演员将自己在规定情境中的思想活动组织成“内心的语言”,即“内心独白”,这样演员才能够明确角色的思想线索,将角色的内心生活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