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后记
出版后记
但凡学习表演或对表演感兴趣的朋友,似乎都听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其斯氏体系,也不时会有人喊斯氏体系已经过时。然而且不论斯氏体系是否过时,究竟斯氏体系的要义是什么,我们很多人也未必可以全面、准确地道出。
自1916年莫斯科艺术剧院被介绍到中国以来,我国戏剧工作者对斯氏体系的学习和探索便从未停止,但因为诸多主客观因素,我们对斯氏体系的误读也从未停止。本书正是鉴于我们教学和实践中对斯氏体系的误读而进行的正本清源,试图通过梳理我国历代戏剧和电影工作者对斯氏体系的学习过程,来全面、深入地理解斯氏体系的要义,以期真正地消化吸收,进而实现民族化的再创造。
本书曾以“中国演剧学习实践斯氏体系讲略”为名刊行,此次再版,我们主要做了结构上的调整和文字上的修订,其中结构上依据时间和内容,将正文划分为引论、第1-3部分、结论,共五大部分。同时,为了方便阅读,在版式设计上做了一定调整。
我国与美国学习斯氏体系时间都比较长,对斯氏体系的发展也各有千秋。为了便于大家参照,“后浪剧场”也引入了不少美国同仁的学习成果,既包括斯氏早期的弟子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的《演技六讲》与迈克尔·契诃夫的《表演的技术》,也包括同仁剧院诸成员对斯氏体系的发展,如李·斯特拉斯伯格的《激昂的幻梦》、乌塔·哈根的《尊重表演艺术》《演员的挑战》(编辑中)、斯特拉·阿德勒的《表演的艺术》、桑福德·迈斯纳的《迈斯纳表演法》(编辑中),还包括斯氏体系的当代发展,如查伯克的《演员的力量》和吉斯特的《吉斯特表演法》。若您有兴趣,欢迎参阅。
为了开拓一个与读者朋友们进行更多交流的空间,分享关于后浪剧场、后浪电影学院系列图书的“衍生内容”“番外故事”,我们推出了“后浪剧场”这个播客节目,邀请业内嘉宾畅聊与书本有关的话题,以及他们的创作与生活。敬请关注该节目的微信公众号(参见本书后勒口的二维码),或者在微信搜索栏搜索“houlangjuchang”来获取收听途径。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读者信息:reader@hinabook.com
“后浪剧场”编辑部
拍电影网(www.pmovie.com)
后浪出版公司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