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习”与“小品”中贯串着“影响生活的要求”
创造更富于思想性的舞台演出,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长期以来一个重要的艺术追求。在演出创作中,斯氏的这一追求主要是通过实践“最高任务”与“贯串行动”的学说得以实现的。
演出“最高任务”,是作品思想性与演出者面对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契合,是作品的情节发展与人物命运所渗透出的思想内涵与针对社会现实在当下演出这台戏的社会意义的统一。“贯串行动”则是代表着作品的主导思想一方的人物为实现演出作品的“最高任务”而进行的统一的舞台行动。
“贯串行动”不是从具体而琐碎的一大堆动作中拼凑、组合而成的,而是从剧作的基本思想冲突,从代表主导思想一方人物的统一连贯的行动中获得的。无论是作品的思想内涵,还是演出的思想立意与最高任务,在这一切的背后都是艺术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困境的深深忧虑和无法放弃的社会责任。
由于对这一课题长期的创作实践与课堂训练,关注人生与社会现实,已经成为斯氏体系学派艺术家的创作天性。
斯氏在剧院讲习所的表演教学中,一贯重视培养青年一代演员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本质的能力。这一教学传统也体现在了库里涅夫的表演教学当中。
库里涅夫在最初几堂表演课教学中,就和学员们谈到我们的演剧艺术要能对生活产生影响这一课题。当年库里涅夫专家班的学员们要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俄国戏剧院校五年的专业课内容,所以有些训练内容由专家带着学员在课堂上练习过以后,就由教学组的中国教员带着继续进行训练了,有时专家一边带领学员进行当下教学内容的训练,同时就布置了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教学内容。
第一堂表演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注意力集中”,库里涅夫同时就在课上布置了选小说片段的工作。他说:
这个作业很重要,又非常困难,这和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是有联系的,要和自己的观点、愿望联系起来,通过片段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对人们说出来,通过艺术手段来影响生活,使生活更美丽,这就是主要的任务。[20]
库里涅夫所说“影响生活”,并不是要对人们进行说教。库里涅夫说:
不要老是说教式的,不要直接教育人,而要有艺术性的,让它去感动人、影响人,使大家激动起来。
给学员们讲授“影响生活”时,库里涅夫是从“生活中什么是美的”这个题目讲起的。专家问大家:“什么叫作影响生活?”同学们回答:“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于是,专家又问大家:“生活中哪些事情是美好的呢?”同学们做出了各种回答。
库里涅夫开始引导大家: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美好、漂亮的女人?……什么样的人是美男子?……有的人他工作非常好,但是在家里最不好,他对女同志很尊重,待人接物也不错,但是对妻子最不尊重,这也可能是美的!……有一天我看到一群小孩蹦蹦跳跳地走往学校,……他们嬉笑着,用书包互相拍打着,看起来很美,……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在我看来,这就是美好的东西。
专家认为,能够影响生活的练习,首先要来自于生活,同时要能够表明对这一段生活的态度。库里涅夫说:
在艺术中应明确表现出人的精神品质,指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要熟悉生活,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从而影响生活。练习中是不是都是“正面”人物,在台上总在教训人,尽是在叫喊,但是听不清他的台词,也看不见他的眼睛,对任何事都没有怀疑,也没有内心体会,好像对一切都懂,他丝毫不注意别人的谈话,这样能影响生活吗?不能。只有在坏的剧本中才有这样的人物。我们要表现的人物,就应该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的眼睛能表现出内心情感,不只是自己在喊叫,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对方的回答。生活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手段从各方面表现它,要使别人喜欢看,可以改变观众呼吸的节奏,使他思索许多事情,永远记住他所看见的东西,至少记住最主要的,这些东西对他是非常亲切的。出了剧院,剧中的人物形象还会长久地活在他的脑子里,这样才是影响生活。
库里涅夫希望由他依据“体系”的原理培养出来的演员,首先是一个热情地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大写的人。他对什么是生活中的“美”、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等艺术创作基本问题的见解,也与当时流行的时势政策传声筒的观念有着较大差异。
当一个年轻的学生走出戏剧院校的大门进入剧院,当他要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向观众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思索、传达演出思想与最高任务时,他不可能仅凭自己的热情来完成这一切,他的一切技能、引发灵感的方法、体味生活的敏感,都应该来自于学院的课堂训练对他演员天性的开掘与拓展。
在库里涅夫的课堂上,这种训练是从第一课开始的。
不论是库里涅夫,还是列斯里,他们都对小品练习的思想内容与美学趣味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他们常常问:“这个练习有什么意义?”或者问,“这个练习有什么趣味呢?”有一次列斯里在课堂上检查单人小品练习作业,那一次课堂上的练习很多,列斯里讲评得很快,他对每个练习都要问“有什么积极意义”,只要同学能为自己的练习找到积极的意义,他就马上予以通过。列斯里的这一点评方式给人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在列斯里的课堂上,只有那些有思想内容、有积极意义的练习才有可能获准通过。
库里涅夫和列斯里不仅把思想内容、积极意义与美的趣味当作构成一部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而且把这些当作高年级阶段构成学生表演作业的重要因素。学员们“影响生活”的愿望与热情地拥抱生活的艺术家的心灵,是要从基础课阶段就开始逐步养成的。库里涅夫教给学生的是完整的表演创作方法中一个又一个基础性环节,是一种可以通过长期练习去逐步掌握的训练方法与创作方法。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将斯氏的一整套创作方法,同时也是演员训练方法,称之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