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结
为什么戏剧界中有些人一直怀疑,或是根本就不相信斯氏体系中“从自我出发”和“下意识”这两种学说?甚至是当年直接向苏联专家学习过的前辈也对这两种学说表示怀疑呢?今天,在斯氏体系的故乡,俄国同行仍然将这两个学说看作是斯氏体系一系列原理中最重要的精髓!在俄罗斯,一个演员的成长需要在学院里学习四到五年,到了剧院以后还要在表演教师、导演的带领下再经过十年时间的训练。他们相信这个学说,是以他们在长期的训练中所获得的创作体会与创作成果为基础的。学习艺术,学生对教义与教师要“相信”才能学得好;又只有学好了,才能更坚定地“相信”。
当年两个专家班的学员当面向苏联专家学习斯氏体系的时间确实太短了,在校学了两年多,即使再加上毕业后的学习,一共也就学了四五年,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开始批判斯氏体系了。就是在学习时间很短的情况下,有些人的学习还打了折扣。试想,面对一门需要投入情感与信念的专业,如果学习者不相信师承的学说与传承学说的教师,又怎么能够学得好?既然没有学好,又凭什么说你“相信”或是“不相信”呢?
艺术教育是教与学双方心灵的沟通,要以学生对师门的“虔诚”为前提。学习者往往发愿向学、潜心钻研、一门深入、十年不懈,方能打下一点基础。刚学了几年就开始怀疑,甚至是一边学习、一边怀疑,这就很难掌握一门学说的精深要义。
中国话剧演剧及戏剧教育,仅只完整地接受过斯氏体系的学说,并没有接受过别的学说。前辈师长也好,今日同人也好,大家除了斯氏学说,谁都没有完整学习过其他学说。那为什么有些前辈一面以这种学说从事创作与教学,一面又对这门学说出言不敬、含糊其词呢?也许是我们的某些前辈学习时还年轻,并不懂得自己所学的学说的真正价值。没有学好,自然也就不会真正懂得其中真谛。当然,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
今天中国在各艺术创作领域的学习与继承上或多或少存在不信师承、不敬师长、不潜心学习、不深入体会、不长期钻研等顽疾。在最需心灵纯净的艺术教育领域尚且如此,其他领域的情形可想而知。
中国两千多年来几经礼崩乐坏,“文革”中否定一切的恶果显而易见,而最近几十年某些学者不是通过潜心研究去掌握一门新的学说,而是以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皮毛与片段为依据,鼓励年轻人抛弃一些正在逐步掌握的有效学说。就因为这些学说太旧了,所以就该抛弃了。
斯氏体系基本原理的确很旧,然而还没有一个被称之为“体系”的学说能替代它。《诗学》更旧,然而却又常学常新。某些颇有资历者常以自相矛盾的言论混淆视听,这些做法的恶果今后还将慢慢显现。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的学术研究领域,想要真正学会尊敬师门、潜心钻研、心口如一、学会学通,最终做到发扬光大、求变创新……还只能是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