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杰出戏剧家的其他代表:舒强、欧阳山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杰出戏剧家的其他代表:舒强、欧阳山尊

孙维世、金山和他们的同事们运用斯氏体系原理进行创作的同时期,不少导演、演员、戏剧教师也在工作中学习、实践着斯氏体系,他们为刚刚起步的戏剧演出创作、戏剧教育与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舒强、欧阳山尊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舒强是我国著名导演、演员、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早年投身戏剧运动,参加过上海业余实验剧团,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从事戏剧教育,在四川育才学校任表演教师,1944年赴延安,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后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参加筹建中央戏剧学院,后担任话剧系主任、教授,组建中央实验话剧院后他又担任该院院长。

舒强曾扮演过《北京人》中的曾皓、《家》中的觉慧,在延安时期曾导演过歌剧《白毛女》,为中国新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话剧导演代表作有《战斗里成长》《三人行》《报童》《大风歌》等。在中国话剧导演、教师当中,舒强较早对斯氏体系进行研究,撰写了《表演和导演问题》《论演员的矛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问题》等理论文章。这些论文于1982年结集出版。舒强为我国的戏剧教育、理论研究、导演创作以及剧院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欧阳山尊,学生时代即参加戏剧演出活动,抗战开始后加入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后赴延安,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副团长、战斗剧社社长等职,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其间导演了十余出反映敌后斗争的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欧阳山尊参加组建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担任该院副院长兼副总导演,先后导演了《春华秋实》《日出》《带枪的人》《关汉卿》《烈火红心》《三姊妹》《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四十多台戏。

1977年后,欧阳山尊为中央戏剧学院师生导演了《杨开慧》,担任了中国话剧团[11]和武汉军区文工团合演的话剧《曙光》的艺术指导,为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导演了《松赞干布》。[12]

欧阳山尊曾于1954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干部导演训练班,担任班长兼党支部书记。他和全班同学一道在两年时间里学完了苏联国立莫斯科戏剧学院五年制导演本科的专业课程,在毕业剧目《柳鲍芙·雅罗娃娅》和《一仆二主》中扮演角色并担任助理导演工作。他的毕业导演作业之一《〈日出〉导演计划》初稿完成于1955年,得到普拉东·乌拉基米尔罗维奇·列斯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命将其打印成册发给导演训练班学员作为示范作业。1959年这部文稿即正式定稿,于1983年正式出版。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部中国导演学习了斯氏体系以后做出的完整的导演计划,与斯氏的《〈奥赛罗〉导演计划》有许多可作比较之处。[13]

欧阳山尊为中国剧院建设、导演艺术创作和戏剧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欧阳山尊当年曾获苏联专家肯定的导演作业《〈日出〉导演计划》,今天已成为导演专业学生的学习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