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结
2025年09月28日
小 结
斯氏体系演剧方法的核心内容与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了最高任务与贯串行动的学说。这一学说使戏剧摆脱了仅为少数人提供茶余饭后的娱乐与消遣的地位,成为大多数人审视自身精神世界的对话,使戏剧演出成为一种思想的表达。
第二,斯氏体系从准确认识动作的心理与形体统一性入手,认识到了演员的情感同样是表演艺术创造的材料,而且不可或缺,从而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舞台真实,使演出具有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
第三,斯氏体系准确认识了动作的内涵,找到了演员如何通过完成舞台动作创造人物形象的途径与具体创作方法。
演员实践最高任务与贯串行动的学说,需要将角色动作纳入到整个戏剧演出的动作当中,使每一个角色的动作都成为表达思想的整体演出动作的一部分,因此演员不可能游离于导演的总体构思之外而单独完成这一任务。
演员将自己的情感作为创作材料生活于角色的规定情境时,应努力保持对虚构的舞台“假使”的信念,从而唤醒自身的体验,要避免一边体验一边跳出情境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同时,演员还应该避免一边创作带有情感内涵的舞台动作,一边又跳出情感体验对动作进行“组织”。演员应该避免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所创作的舞台外部动作是否符合生活的逻辑顺序,是否达到了心理与形体的有机统一,因为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动作的“心理与形体”的有机统一性的破坏。上述所有工作,都要交由导演在与演员的密切合作中来完成。
因此我们说,斯氏体系学派的演员与导演的合作,是一种最密不可分的、能将他们共同的情感与思想根植于演员心中、帮助演员从自己的身心长出有血有肉艺术形象的创作合作。斯氏把能够这样对演员进行工作的导演,能够这样跟演员进行合作的导演,称为“根之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