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概念的内涵、外延及相关问题研究
陈金华|CHEN JINHUA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
福州大学中国漆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云涛|HUANG YUNTAO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漆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类型,其性质和特点还处于发展中,艺术界对如何界定它尚未达成绝对的共识,但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引导漆画的健康发展却很重要。因此,梳理漆画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对漆画概念的界定涉及漆艺的发展史、传播史以及当代的社会语境等因素。定义漆画,先要把历史上作为漆器装饰的部分(传统漆画)和当代利用漆极其相近材料所进行的实验部分(现代漆画)剥离开来,漆画必须以提倡“天然大漆”为基础,其他类漆材料无法替代天然大漆这一材质特有的魅力。由概念出发,漆画创作也应根植于传统漆艺,只有这样,方能推动漆画艺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漆画概念;漆艺;漆器
在中国,使用漆来保护器物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漆的自然属性有了深刻的认识,用它的本色来营造庄严、肃穆的精神场面(如秦汉时期人们用黑色来装饰礼仪中的器物),并创造性地使用了天然漆调配出斑斓的七彩,调制出富有装饰性的图案,乃至可以辨识的画面,但是漆画作为一个画种,它确立的时间并不长。漆画艺术在当下的发展趋势可谓朝气蓬勃,但也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一面,因此我们需要对漆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廓清,只有正本清源,才能使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同时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这一画种更健康地发展。探讨漆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漆画作为一个绘画艺术学科,与传统工艺美术、家具工艺、装饰艺术、器物养护等专业领域交织在一起,因此站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可能会导致对它的认识和理解结果截然不同。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漆艺”[1]关注度的提高,漆画的属性、边界、表现形式、表现语言、材料使用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都需要作认真的梳理,通过梳理整理出它们之间的脉络,为漆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