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标准的包容与丰富
2025年10月13日
五、完成标准的包容与丰富
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漆画创作的完成标准日益多样,人们早已不再单纯地追求平光亮,沉迷于大漆的材质之美,逐渐包容漆的更多结果与面貌。以往认为是工艺欠佳的失误局部甚至可以成为现代漆画创作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那些未隐藏的麻布线反而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修养和绘画性语言,不曾打磨的粗糙与简陋反而让创作更加生动。
如图11中对瓦灰夏布的外用——从前藏于底的工艺技法直接暴露在最表面,加以创作成为一种独特的肌理。如图中对布胎、灰层的处理,本该还有几十遍的后续步骤全部抛弃掉,没有了固定的完成标准反而使中国现代漆画创作产生了更多有意思、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漆语言的独特性竟得到了放大,更好地诠释了漆艺的根本与材质本身。这启发了更多的人去探索漆画本身,在漆画创作过程中给了绘画性更多的空间,去平衡漆工艺和绘画性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沦为漆工艺的技法板,从而真正体现一名漆画创作者工艺技法和绘画素养的双重能力,在未来的漆画创作生涯中走得更远更稳。
图11 吴东权《骨相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