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漆艺术中的质
漆器对于质地的研究大致有三个阶段:1.薄薄的髹涂,这种方式就像楚汉时期的漆绘;2.唐宋时期的“一色髹”,一种颜色髹涂的时候,下面涂一种朱红,上面用透明漆来涂罩,再抛光,著名的代表就是“唐琴宋碗”,这个时候质地又进了一步,讲透明性;3.最高台阶是雕漆,漆要刷几十层,形成物理厚度,然后雕刻,最后荫干抛光。总的来说,早期的漆绘质地比较单一,只有一次刷涂,到了一色髹的时候,就有了像玛瑙一样的敦厚感,开始讲究色彩透明性,漆越往后发展,越来越讲究质地的内在性,直到明清时期的“百宝嵌”,把其他珠宝材料都拿镶嵌,质地的变化就越趋复杂,就感觉漆自身的质地感觉还不够一样,居然发现其他材料都可以融入其中。“百宝嵌”就是在漆质的底上来显示其他的材料的质地更亮,漆的质地、光泽又和沉香木、象牙、宝石等在光泽上、质地醇厚度上达到一种一致性,所以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材料都归在漆艺术的审美范畴里。所以“漆质”这个“质”它是一个大范畴,既包含了漆液体性的质料,也包含了漆所容受的所有硬质材料,包括我们用到的和未来发生的材料,只要它与漆能达到混成、吻合以及贴切的感觉,只要它能进入在漆的审美氛围之中,或者是在漆味之中,那么它就可以进入漆艺术的体系中。
对质地美的要求现在成了现代漆画的根本特征,没有质就不要谈现代漆画,现代漆画材质美是必须要提出来的问题。油画国画的材质更加单纯,在油画中,克里姆特的作品还用一点金箔,用一点镶嵌的硬质材料,但是在其他油画中就很难看到更多的油画家去这样做,油画的材料说到底就是油和亚麻布,当油彩和松节油在画布上流淌搅动的时候,实际上还是想表达一种质地、材质方面非同寻常的感觉,这和现代漆画具有非常强的触感的、硬度的、重量的材质比起来,它实际上是一种“拟材质”。比如赵无极大量的松节油、稀释液、油彩在画布上的留迹,或者油画刀很迅即的带过去产生一种生动的,出乎意外的,一种在时间的快速里产生的丰富的肌理感觉,但所有这些肌理在油画、在水墨里它叫“拟”,但是现代漆画却是非常实在的呈现,如果现代漆画也去“拟”材质,那就失去自己的长项。现代漆画是实实在在的材质所显现的一种美学,一种尊重,材质美是一种正当其位的漆画特征。漆画的质地之美作为它的灵魂价值就在于它是从骨子里产生的,从古至今已然成了现代漆画的基因,这就是它的质地要求,有了这种要求以后,你才会发现它的审美才可能内在的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