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 万物无相——解读肖禹蓁北方风景题材漆画创作

天地玄黄 万物无相——解读肖禹蓁北方风景题材漆画创作

宇 恒|YU HENG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肖禹蓁以北方风景为题材创作的《天地玄黄》《万物无相》系列漆画作品在全国漆画界颇有影响力,在黑龙江省更是首屈一指。北方风景题材多以山、树、屋、雪等作为入画元素,画者都着力表现该地域的地貌特征。肖禹蓁的视野更注重个性审美和别具匠心的精神风貌,能够洞察出北方的美感特质,不再一味表达萧瑟荒芜,他用瑰丽的色彩创造了“玄”,用丰富的材质表现了“黄”,用是似非似的笔触造就了“无相”,天地与万物应运而生。肖禹蓁创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和审美趣味于一身而又超越于技术艺术本身,形成具有肖禹蓁特质的漆画艺术。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材料及技艺的拓展、语言与观念的切换、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的哲学思考来解读肖禹蓁北方风景题材漆画创作。

关键词:传统文化;材料及技艺;语言与观念;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

肖禹蓁出生并成长在黑龙江,北方的自然景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精神气质、文化传承带给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思考与艺术实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如此,肖禹蓁的漆画作品绝非是一种客观静止的外部环境的自然描写与表现,更为注重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的一种结合,是充满哲学理念的人与自然的共鸣。

肖禹蓁的北方风景题材的漆画作品主要可以分两个创作时段:一、写实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作者源于对家乡的熟悉与热爱,一草一木、白山黑水、漫天雪花都是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环境,这一别无选择而又得天独厚的选择使作品呈现的面貌具有北方独特的自然风貌,作品和谐大气充满了生活气息。《雪落凡尘》《雪育苍穹》《山语问天》《雪韵乡情》这一系列作品肖禹蓁利用全景式构图表达了北方的苍茫、幽远、丰腴的自然气质与北方大山大水的恢宏气息及浓郁的北方文化色彩。二、会意阶段,这时期的作品不再着力忠实地表现地域风景的自然描写与细节刻画,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拓展表现领域、开拓独特境界、提升艺术表达,创造了《天地玄黄》《雾非雾》《木非木》《万物无相》等系列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绘画语言与风格。

就像中国漆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汤志义所说,漆画是一门很慢的艺术。漆画脱胎于具有8000多年文化的漆器艺术,有独特的艺术表达,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画种,不仅是制作周期较长,更是对技术运用与艺术表达的综合考量。肖禹蓁在10年时间里创作大尺幅北方风景题材漆画作品78幅,《天地玄黄》系列作品14幅,《万物无相》系列作品25幅。这样的作画产量在北方地区也实属少见,由于气候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制约,天然漆在北方干燥速度迟缓、颜色还原色不纯等问题就比较突出。肖禹蓁通过对这两个系列作品的不断实验探索与实践研究,既解决了天然大漆在北方干燥慢、还原色不稳定等问题,还创造了一种集形式语言和审美趣味于一身而又超越于技术与艺术本身,最终形成具有肖禹蓁特质的漆画艺术风格。

《天地玄黄》与《万物无相》这两个系列是肖禹蓁从写实风景到会意风景的转型作品,其中蕴含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对材料及技艺的拓展、对语言与观念的切换、对空间意识与精神空间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