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漆画技法的审美性解读

三、当代漆画技法的审美性解读

传统漆画的工艺技术是极为丰富的:彩绘的细腻、典雅,刻漆的单纯、明快,变涂技法的潇洒、流动,嵌漆的华美、闪烁,莳绘的斑驳、变幻,堆漆的厚重、古朴,泼漆的自然、流畅,磨漆的神奇、陆离……当代漆画工艺应在此基础上,对以往技法工艺的审美属性进行解读和考量,即当代漆画技法工艺应在当代审美的前提下展开讨论。例如,传统漆画技法中的蛋壳镶嵌工艺,这种工艺讲究蛋壳镶嵌的技术性,蛋壳要贴得很平整、均匀;但如果作为当代漆画创作,就不能仅追求技术性而忽略艺术性的需求,有时从蛋壳镶嵌的工艺角度来看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作为艺术性要求可能是好的;又如蛋壳的脱落对于工艺性来说可能是失败的,但如果恰好表现斑驳的石头墙面和婆娑的光影来说,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再如传统漆工艺中的“漆皱”问题,以传统的漆工艺标准看来是一种败笔,这往往因为传统漆工技术不足,导致漆起皱,但在当代漆画创作中来看,“漆皱”却有着独立的美感和意外的效果,有时漆画家出于画面的需要,甚至刻意通过控制湿度和温度让漆起皱,以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科技成果的使用,漆画在近几十年间生发出许多独特技法工艺和语言,所产生的肌理美、材质美、工艺美与传统漆画不可同日而语,构成了当代漆画丰富独特而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语言形态。

苏国伟《枫林尽染》90cm×90cm

经过前后几代漆画人的努力,在画面语言形态表达上,当代漆画作为独立画种表达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潜力也得到越来越充分挖掘。然而,当代漆画客观上作为一种成熟的民族语言风格还有一定距离。在近年的全国美展和漆画主题展上,表现传统文化、历史题材、民族神话等大型主题性创作作品较少,一方面,这和漆画的制作成本较高,工艺上耗时耗力,难以制作大型题材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漆画与形成独特民族风格面貌,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具有一定辨识度还有相当的距离。这或许如漆画家乔十光所言:“强化漆画的独特性和深化漆画的绘画性,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历史上任何一个画种的确立和成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3]从民族画种的文化属性来说,当代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如果缺乏时代精神和民族审美,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故此,当代漆画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其他民族杰出艺术形式进行充分的学习,对于传统民艺技法亦要在当代语境下进行新的解读,共同促进当代漆画的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