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应用与漆画表现的关系

二、材料应用与漆画表现的关系

材料的应用必须符合绘画语境表达的要求。在漆画作品中,材料的天然属性,是影响漆画语言形成和表现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进行漆画作品绘制时,各种材料之间的和谐,表现语言的统一协调是必需斟酌。材料的协调性体现在材料表现的双重性上,一方面,它是绘画语言的媒介和有机载体,当我们用漆这一媒材来表达艺术情感时,对漆的使用性能有熟练地掌握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材料本身又展现着自己质料特性的审美性。我们知道就漆的用色而言,漆画最基本的两大色调黑、红这两种颜色,在人们眼里已成为漆画的特具象征性的色彩,并成为相对稳定的漆画视觉符号,这当绘画语言本体得到肯定时,材料其本身在绘画中的价值得到强化体现。

材料在绘画作品中如果失去了自身审美表现,就不能实现造型元素的审美要求,也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但如果过分展示自身审美,而不符合绘画语言要求,必将破坏画面整体性。例如,肌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它代表材料表面的质感,体现物质属性的形态。换句话说,任何物质表面都有它自身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理形式是认识物质的首要因素,也是视知觉中研究肌理形态的实质。任何物质的表面均有肌理面貌存在,但并不是任何物质肌理都可直接用作构成艺术画面的组成部分,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取向,除了其自身应给予观赏者提供材质的感观,两者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审美性的绘画作品。

绘画实践只有选择适合其语境的材料表达,才能形成统一的绘画形式和语言。从中国现代漆画发展历程中,可以明显看到材料整体性在整个漆画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