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的质感特征
2025年10月13日
三、漆画的质感特征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艺术家开始将传统漆工艺中某一个单一环节“放大”进行创作,例如:将传统漆工艺中“刮灰”步骤直接呈现在画作表面,运用漆灰未干时的可塑性,及干燥状态下的耐磨性,通过刮楸等传统工具及现在生活中的各种媒材,制作出人为有意味的或无意随机的肌理,这是对传统工艺、材料、工具的极致发挥与观念诠释。思考如何将这些形态、材质组合在一张画面里,组织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就要考虑画面中不同材质的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主次关系、如何将个体颜色融入整体色调中等问题,这些问题就要遵循形式美的规律及绘画经验,并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渗透其中。
20世纪初,程向君先生尝试用裱布的纹理做底,漆灰进行塑造,以此丰富画面肌理、质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手法都来自传统漆工艺,但创作观念和前人却有所不同。程老师关注到每一个工艺环节自身的美感,果断的捕捉住不同制作环节中每一次意外的、偶然性的、瞬间性的痕迹,大胆地保留,每个环节在最终呈现的效果里都有所体现。这些激情的痕迹在漆画中很难得,因为漆画的制作周期长,制作过程中一直在消耗创作者对于这件作品的原动力与激情。他不断提炼漆画的精髓,尝试抛弃限制绘画自由的部分,在20世纪初时,呈现出纸上漆画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的趣味性很强,在漆画作品中是新的尝试,这让漆画创作的维度再一次延伸。从创作观念上可以看出,程老师不断在传统漆工艺中西方艺术脉络中探寻与思考,并通过漆画的载体进行突破性的尝试。这种画面呈现形式,更 好地让人们看到漆工艺的流程,加上新颖的艺术创作观念,以这样的方式普及给大众,让更多人看到了漆工艺的内涵。漆画在找到艺术发展的规律与共性的同时找出漆画独特的个性气质,通过运用漆性、绘画经验、形式美法则突出漆画独到的特色,立足于当代艺术潮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