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题材在漆画中的表现特点及案例分析

二、民族题材在漆画中的表现特点及案例分析

漆画深深根植于中国8000多年大漆艺术的沃土之中而常开不败。现代漆画脱胎于古代漆器上的漆绘,在无数漆艺人的千磨万砺之下,在黑与红的碰撞交融之中,历经艺术观念的突破和艺术语言的转化,现代漆画摆脱了工艺美术重技轻艺的羁绊,传统漆器髹饰工艺渐次转换为现代绘画语言,成为表现现实生活、反映精神世界和表达现代观念的全新艺术形式。

少数民族人物题材的漆画创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强烈的装饰意味、独特的材料技法和表达语言,由此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好地阐释了少数民族人物的精神内涵。这种创作风格对后期同一题材的创作艺术形式的挖掘、民族精神层面的表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与指导意义。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在材料技法的运用上有所创新,并且这些材料技法的选择与处理处处紧密地服从画面的需要,形成了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独特的材料技法表达方式。

在创作手法上,画家们善于从现实生活中的少数民族身上,通过变形、概括、夸张等艺术手段使艺术形象趋于简洁且生动,同时,充分吸收其他画种的艺术形式。少数民族题材人物漆画注重对材料的肌理、色彩、质感的选择,充分利用材料装饰特性、情感语意为画面的主题服务。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创作者经常大胆地尝试各种表现手法完善画面效果,兼容并蓄的吸收地今中外艺术,并在传统漆艺技法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漆画中人物创作表现充分借鉴和发挥了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的表现手法,在注重户外写生,充分收集和利用素材的同时,还要把握绘画艺术形式,将工艺性与绘画性高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