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美展
1964年9月至1965年7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在首都举行了“全国美术展览会”,后被认定为“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按六大行政区分期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总共展出了2025幅作品。这是一次全国美术创作的大检阅,展览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在这届全国美展中,参展的漆画作品不多。在全国六大区中只有3个地区有漆画作品,华东地区的福建省有6幅作品,西南地区的四川省有14幅作品,华北地区的山西省有5幅作品。福建、四川两省的作品是所谓的磨漆画,唯有山西的作品均为刻漆画。山西的5幅刻漆作品分别是:《开镰之前》(尹向前、张振发、李文龙)、《引黄河水》(李玉滋)、《炉前喜讯》(杜玉玺、王光宇)、《三九天》(张怀信)、《飞渡龙门》(皇甫步高)。
《炉前喜讯》画面中炼钢工人们的形象栩栩如生,场景气氛热烈。作者杜玉玺曾经创作过一件同名年画,此作品反映出了他表现劳动人民的扎实绘画功底。《三九天》作品表现的是农民群众在数九寒天的太行山上进行农田建设的劳动场面。《飞渡龙门》是一件风景创作,一座钢铁大桥横跨黄河两岸,反映出劳动人民“天堑变通途”的英雄事迹等。这些作品有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山西地方特色。作品很好地继承了民间雕填漆艺“黑天、黑地”等传统语言,在众多人物场景的漆刻表现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现代版画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版画家力群先生,在当时《山西日报》上发表文章《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泥土气息》评论展览会上的山西作品,文中着重谈道:“山西的五幅漆刻在整个展览会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它来自民间,加以推陈出新,所以受到了观众的重视。山西漆刻实际是一种独幅版画,它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群众的新的精神面貌。张怀信《三九天》,尹向前、张振发《开镰之前》,杜玉玺、王光宇《炉前喜讯》,皇甫步高《飞渡龙门》……都很受观众的欢迎。这一画种今后还可使它更加多元化,例如肖像似的、群像似的、绘画风的、装饰风的都可尝试,画幅也可有大有小。表现时代精神摆在中心地位。”
杜玉玺、王光宇《炉前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