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漆艺术中的色
漆器的色彩更是精彩,在我看来漆器的色彩体系其实就足以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体系,古人最早用漆只是髹涂保护器物,慢慢发展开始加入朱红作为装饰,从中国上古时期形成的色彩观念来看,“天玄地黄”是一基本观念,天是玄青色即黑色,漆干涸后就是深黑色(在中国的文字中漆黑一词是形容黑色的最高级),恰好吻合了“天的色彩”,大地是黄色,而朱红是偏黄的红,所以漆器中最早便是黑色与朱、黄两色的相配,其中就隐含了中国人的天地观念,并且黑、黄两色一直作为漆器艺术的主要色彩。
而漆器色彩体系的成熟发展应该从楚文化时期开始,在战国时期,与周文化不同的楚文化系统涵盖了南方各国,中华汉文化其实也是以北方的孔周文化与南方的楚文化的融合,孔子在北方建立起先秦理性思想而在艺术方面充满神巫浪漫主义色彩的楚文化却引领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思想,并且并不仅仅限于楚国而是涵盖了整个中国。楚汉时期是中国彩绘漆器最繁荣时期,漆器的色彩很符合于楚人追求艳丽的色彩美的要求,所以彩绘漆器在楚漆器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同一时期他国漆器艺术的发展乃至影响漆艺以后几千年的发展。纵观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在漆器艺术之前的具有色彩审美效果的,只有彩陶,但其色彩仅限朱黑两色,并且它的色彩不具漆器色彩的光艳之美,所以未免单调,只有在漆器艺术发展起来之后,才创造出了一种极为热烈、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而楚汉以后的艺术形式里面壁画、帛画、着色花鸟人物画、唐三彩等都可以从漆器艺术的色彩中找到源头[3]。
漆器色彩成了中国民族色彩的经典,但漆艺术对色彩的追求并没有固化不变,而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除了具有传统审美观念的黑,红,黄,金色之外,在魏晋时期加入了“密陀绘”(含一氧化铅的油性色彩)这一材料技法,它在色彩上增加了中黄,蓝绿等色,丰富了漆艺的色域,色彩的全面性一直被漆艺术所追求,并且不拘于对新材料的引用,“密陀绘”就是最好的例证。后期如唐代的彩钿,明清时期各色宝石镶嵌的百宝嵌,不能只从工艺美,材料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材料的加入也是漆艺作为色彩的引入,而这种用材料表现色彩的方式为现代漆画在色彩以及材料的运用上都打开了另一番天地,并且不期然地与西方当代艺术在材料艺术的表现产生了对接,从某种角度意义上来说,现代漆画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