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四、结语

通过梳理,我们认识到,对漆画这个概念的界定其实关系到漆艺的发展史、传播史以及对当代语境的认识等诸多问题。首先,漆画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称为“中国漆画”,它不同于“传统漆画”,也不同于“现代漆画”。传统漆画通常是作为漆器的附属部分而存在,最主要的是,它是作为历史上的“漆画”而存在,而现代漆画具有实验性,并与(中国)漆画会共时存在。因此对漆画作出一个相对严格、准确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对漆画概念的厘清和正确认知,无疑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认为对于漆画界定的基础在于提倡“天然大漆”,只有在此基础上讨论与其关联的对象,例如类漆材料的使用,漆画以及漆画的发展才有意义。其次,漆画艺术的发展,应以材料为依托,深挖相关的技艺,而不是没有边界地模仿其他艺术形态,只有深挖“漆艺”本身才能不断充盈漆画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要深入研究出土漆画或是漆器的漆饰,它们历经千年而不朽,至今仍然散发着无尽的艺术魅力,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验与方法,对漆画艺术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立足于天然大漆,立足于传统漆艺,从工艺、材料与图像交错的狭小空间中找到平衡,方能创造出更为经典的漆画艺术作品,正所谓“戴着镣铐跳舞”。最后,漆画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材料与工艺特点,特别容易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迸发出新的火花,汲取当下漆画创作实践的经验对于漆画概念的进一步完善有着深远的时代意义。

【注释】

[1]本文中“漆艺”一词指漆艺术和漆工艺的统称。

[2][明]黄成:《髹饰录图说·原序》,[明]扬明注,长北校勘,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3]乔十光:《漆画浅谈——由福建漆画展想到的》,《美术》1980年第7期。

[4]陈恩深:《困惑与希望——关于漆画前景的思索》,《艺苑(美术版)》1996年第2期。

[5]陈金华:《中国漆画发展现状思考》,《新美术》2011年第1期。

[6]长北:《中国现代漆画的历史进程及当下困境》,《美术》2017年第4期。

[7]李永清:《漆画的材料利用》,《艺苑(美术版)》1996年第1期。

[8]在17世纪清朝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记载中,我国也将来自东洋日本的漆工艺“莳绘”称为“洋漆”。随着上海油漆厂的建造使用,“洋漆”一词开始泛指西方所制的海外漆。

[9]陈金华:《中国漆画发展现状思考》,《新美术》2011年第1期。

[10]汤志义:《漆与绘——论漆画语言的内在属性与本质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第4期。

[11]陈恩深:《困惑与希望——关于漆画前景的思索》,《艺苑(美术版)》1996年第2期。

[12]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13]唐明修:《渐入漆境——未来当代漆艺术之现状及展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年第1期。

[14]张玉惠:《媒介与表现力:漆画创作的实践体验》,《新美术》2020年第7期。

[15]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