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古田会议,传承红色精神

三、描绘古田会议,传承红色精神

笔者生于福建,长于福建,在历史资料和革命老兵的讲述中看到、听到许多关于古田会议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展革命工作的艰难困苦,更深深地折服于先辈们坚忍不拔的革命信念。

两年多来,笔者深入生活,多次到闽西地区进行现场采风、写生,参观古田会议旧址,收集了大量与此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与影像图片。在此基础上,结合在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担任院长期间的漆画教学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创作大型漆壁画《凌波仙子》《桔印闽江》《宝岛蝶情》《高山风情》等,选择通过用漆画的形式,以“为红色历史立碑”“为革命领袖塑像”。

《古田会议》主题漆画,画面尺寸270cm×100cm,作品的设计过程几易其稿,最终确定将画面分为三段两部分:画面中心部分由古田会议的主要领导者毛泽东、朱德、陈毅组成人物组像。中心两侧是参会军民代表的人物群像。画面弃用描绘古田会议某个具体片段的写实表现手法,而采用中国传统壁画的构图与构思方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表现了比某个具体片段更宏大的历史场景。为了突出表现中心的三人组像,三位主要人物明显大于两侧人物。画面上毛泽东形象有动作幅度,是经典的演讲状态——他目光坚毅,右手叉腰,左手用力地扬起,其他人物追随其后,更加烘托出他对政治建军的决心和信心。两侧的人物群像置身于青山绿水白云间,人物形象与背景融为一体,仿佛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铭刻在岁月的记忆中。

为了更好地表现古田会议这段光辉历史,突出漆的材料特点,在画面背景上用金箔铺底,表现天空、大地,与前景的主体人物灰蓝色基调(大面积的军服色)形成色彩的对比。用蛋壳嵌出的白色和银粉调制出的银白色(护士的白大褂、军民的头巾等)及漆的本色(黑色与深褐色)点缀于冷蓝色基调中,避免了主体色彩的单调与沉闷。流动的白云(用双直线反向云钩纹表现)穿插其间,形成画面的起伏节奏,使漆趣与画意得以统一。